第一百零八章 名望(1 / 1)

举汉 反听 395 字 9个月前

“刘君……”

“刘君……”

“刘君……”

数千人擦肩接踵,层层叠叠围聚在市楼外,竞相高呼,不惟市井,便是整个临湘城郭,也都听得真真切切。

由于市井乃是四方百姓汇聚之所,影响力可以轻易辐射全郡,昔日汝南名士黄浮之子,担任汝南(监)都市掾时,“犯法当死,一郡尽为之请。”

当然这里面也有其他原因,比如其家乃是汝南大族,其父黄浮乃是汝南名士,曾在东海相任上处死中常侍徐璜侄子、下邳令徐宣,而受到世人的敬重,但监市掾的影响力亦不能忽视。

论市中影响力,别说黄浮之子,就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与刘景相比呢?因此出现数千百姓包围市楼,不让他离开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景静静站在窗前,望着楼外密密麻麻的人群,耳闻响彻四野的呼声,心绪起伏不定。

当初他为救刘亮之父,来市中质书,便敏锐的发觉到市井隐藏着巨大的潜力,人才宝货,应有尽有,在几乎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前来市井为吏。如果那时他选择门下或功曹,现在充其量在士民中享有清名,哪有机会博取如此之隆望。

长沙太守张羡和功曹桓阶为何对他忌惮如斯?甚至多有退让?在长沙,麾下(总计)舟船千丈的商贾、部曲千计的豪强不少,怎么没见他们有所忌惮?说到底,还不是忌惮他的名望。

说实话,刘景内心非常排斥主簿一职,因为监市掾属于郡中公职,本质上还是汉吏,而主簿,则完全可以称为太守之臣仆,虽说权力堪比功曹,然而有汉以来,便有“两府高士俗不为主簿”的说法。这里固然是指朝廷中央,实际上州郡更是如此。

刘景既不想当张羡的臣仆,为其拾遗补缺,干“擦**”的事,亦自负名望,“耻&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