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合作成为职业编剧吧(1 / 3)

东京文娱教父 司马圭太 1319 字 10个月前

「快看,藤原学长又要拍摄新作了,这次的新作品是大荧幕电影!」

「太好了,会是再一部《告白》那样的电影吗?」

「可惜都是新作,要是藤原老师能操刀自己的小说作品就好了。」

「我听说水波制作要开启他们的招聘计划了,我们可以去试试。」

「早听说了,我最近在优化简历,就是为了能去投奔藤原学长。」x33

在公开制作决定后,水波制作也刊登出招聘启示来,向校园和社会公开征集人才,而且不是临时工,而是长期员工。这也让东京文艺大学的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意动,纷纷投递简历。

就连绪方真代,本来都打算放弃传媒业的工作,在家开披萨店了,但是现如今也整理起了简历,想要抽空去试试运气。

而利贺田奈奈子则不需要,她现在已经算是水波制作的合作编剧了,只要能拿出像样的作品,随时都可以签订合同。只是最近似乎创作受到了阻碍,剧本一直没什么进展。

看来从小说家到编剧的转型之路并非一路顺遂,写小说和写剧本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利贺田奈奈子之前写小说靠的也是多年的阅读经验和才气,转为编剧后,却总是感觉剧本进行得不够顺利。原因是少了创作剧本的经验。

而当初之所以参加比赛的时候写剧本写得那么顺利,也是因为不知者无畏。因为并不了解剧本的写作规则,所以几乎是按照小说的方式来创作的。

而这个剧本虽然获奖了,但是获奖后负责评委的一干编剧却告诉她,这个剧本虽然故事很不错,情感很动人,这也是之所以它能获奖的原因。若单论故事的话,甚至不亚于优胜奖获奖作品。但节奏问题很大,若想要实际进行拍摄要进行很大的修改,否则拍摄出来的东西的节奏会很奇怪,剧本毕竟和小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编剧,光靠小说家的经验还是不行,还要经过学习才可以。

藤原圭也告诉她,这世上任何的创作,本质上都是命题作文,根据已有的主题和规则作为框架,在框架内进行创作。没有绝对自由的创作,想做一名好的创作者,反而不能过于随心所欲。

利贺田奈奈子这时再一次地意识到了自己和藤原老师的差距,对方能够堪称丝滑地转型,是因为对方是藤原圭。是个千载难逢能力超群的作者,而换做自己,可能还要沉淀个一年有余,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视剧作品。

于是利贺田奈奈子买了许多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