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拍什么都有收视率(1 / 3)

东京文娱教父 司马圭太 1325 字 10个月前

第三集的收视率直接突破了308,破三的速度比藤原圭预想得要快,而且这还是在其它电视台袭扰的情况下。

同时三部热剧放送,给月九这个时段带来很多“新血”,把一些在这个时间段从事其它娱乐活动的观众都拉了过来。

虽然这個时代,网络尚未崛起,但是旧时代的娱乐项目也是无比丰富和youren的,漫画、麻将、小钢珠、练歌房以及电影院,都在和电视机争夺客户。

虽然90年代,曰本的经济状况一路下行,但是娱乐业却反而得到了滋养,反正事业没有希望,不玩儿还能干啥呢。

不仅电视业迎来了黄金十年,出版业也不外如是。去年3月,曰本最著名的漫画周刊杂志《周刊少年蹦跶》卖出了史无前例的600万册销量,创下了周刊出版物的销量奇迹。

而藤原圭一直供稿的《春秋文赏》也屡次突破销量纪录,达成了百万销量,颇有成为文学期刊龙头老大的架势。

川口信深知自家杂志能有如此之高的销量,和藤原圭的名气分不开关系,自从《天才侦探御手洗洁》引发轰动以来,《春秋文赏》的杂志销量就屡创新高。

编辑部知道一个好作者能给杂志带来的巨大收益,于是一边打算稳住藤原圭留在自家杂志社的同时,一边费工夫寻找有潜力的作者,希望能再挖掘出一个藤原圭。x33

编辑部的编辑们为了“再挖掘出一个藤原圭”这个目标,过去的一年里把礼贤下士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初岛田编辑大言不惭,痛失藤原圭这位大神的事情也变成了编辑部人尽皆知的事情,成了标准的反面教材。

然而即使费了颇多力气,也的确找到了几位能写出不错作品的作者,但是能达到藤原圭那种高度的,却一个都没有。

即使藤原圭分心二用,一边拍电视剧一边写作,也没有任何一个作者能在作品上击败他。这在编辑部和其他作者眼中显得或多或少有些**了,也让很多作家同行产生了一种挫败感。

而挫败过后也就习惯了,毕竟是**座就大卖数百万,版税上亿,得直木赏的牲口,也不奇怪了。

所以现在每一期“读者最喜爱作品”排名结果出来之前,大家也都在猜测第二名是谁,因为第一名已经没啥悬念,猜着没意思,呸。

月九大战也变得逐渐激烈起来,这场在放送界备受瞩目的“战斗”,起因是外台不愿意看到福山台在月九档一家独大,而采取的打压手段。

然而似乎事情的发展却有些出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