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在汉中养老吧(1 / 2)

……

决定了治所之后,众人又开始吃吃喝喝起来。准备先玩两天,再跟高博大军启程前往汉中。

三天后,当步兵到达之后,刘焉就准备动身了。高博心想:“步兵刚到就要走,就你刘焉是大爷。”

于是,高博以上庸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是益州进入荆州的几条路线之一,也是益州通往荆州各地的商路,需要有人留守为由,让高览带步兵留守此地。

现在高博帐下能独当一面的人也有几人,唯有高览有一点经验。上庸本就有800守军,加上高览带来的3000人马,还有贾龙带来的1000余人,也被高博以拖累速度为由,给扣在了上庸。

所以,现在上庸拥有4800人守军,差不多5000人了。不过对外却称只有3000人,之所以在上庸增兵,也是跟刘焉说的那样,益州要与荆州通商,增兵也是为了保证安全。

上庸此地四处环山,是高山谷地带,处于长江和汉水之间,地势易守难攻。天下太平的时候,这里就是被人遗忘的地方。一旦天下不平,诸侯割据的时候,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首先上庸地理位置独特,通过上庸向北能够进入中原地区,通往长安的道路畅通无阻。向西南方向能够进去荆湘,对于江南地区都有很大的威胁。

简单来说,上庸是汉中通往荆州的重要地方,与四通八达的荆州相连。所以由此一来,上庸便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高览留守在上庸,杨怀、高沛、申耽、申仪四人为副将。五人各统领一部人马,高览杨怀和高沛统领最精锐的3000兵马。

这申耽、申仪两兄弟是上庸的豪强,兄弟聚集数千家兵,在上庸做起了土皇帝。高博上任汉中太守没多久,这两兄弟主动找上门,想跟高博交好。

高博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当派出细作去了解上庸的时候,高博傻眼了。这上庸城被这两兄弟打造成铁桶一块,根本就没办法在里面安插细作。

后来通过分化拉拢,高博慢慢的在上庸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直到高顺带着百万流民,从上庸入汉中的时候,这两兄弟才认清现实,很是配合高博下达的政策。

而且申耽、申仪两兄还有家兵数千,所以在上庸城中,表面上跟高览旗鼓相当,实际上这两兄弟的兵马是还是最多。如果这两兄弟拉出所有兵马跟高览对阵,高览可以轻松镇压他们,这就是乌合之众跟精锐的区别。

……

高博来的时候用了三天,又在上庸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