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帮叔叔娶个婶婶(2 / 2)

,就是把女方的生辰八字放到自家供奉的神像前,意思就是这是自家人了,以后请一起保佑着。ъìQυGΕtV.net

纳征,现在叫打催妆,就是男方派人去女方家,提醒他们,让他们赶紧把给女方准备的嫁妆,提前送过去。打催妆后,一般第二天女方家就会派人,把早已准备好的嫁妆送到婆家去。

请期,好理解,就是请那些专业人士挑的日子。迎亲,就是接媳妇喽。

受了儒家文化几千年的熏陶,以上这些,即便是2021年后的现在,青山县的人们依然在刻意的遵循着。唯一改变的,只不过是婚礼从晚上改到了白天,新郎也会上门接亲而已,其他的程序一点没变,还是完整的那一套。

八十年代的农村还有人情味,一家的孩子结婚,全家族和邻居亲戚都会去帮忙,村里的理事会也会安排专人出面,负责收钱、记账。谁家给了“帐子”——一般是几尺绸缎,谁家给了暖水瓶脸盆,等等东西,都要一一记录在册,然后把送礼之人的名字写到红纸上,贴在堂屋的正墙上,以示感谢。

这年头的人都穷,一般人家结婚,亲戚朋友送的“喜钱”,大多数都是两毛、五毛,一块。即便是现在河东村和周围的亲朋好友们都富裕了,随的礼最多也不过一块两块钱,只有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或许能给个五块十块的,再多了就没有了。

毕竟大家还要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你要是一家给多了,其他家的孩子结婚,你咋办?给少了吧,明显就分出亲疏远近来了,弄不好就要得罪人。继续多给吧,长此以往谁家都头沉,负担太重。于是,当地就约定俗成的,不管谁家结婚,基本统一都是那个数,就图个喜庆,乐呵乐呵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

筹备婚礼的事,全是妇女们在干,唐伟东掺不上手,他现在就是个吉祥物。给新婚夫妇铺的床,谁都不能上,只有他被安排上去先躺一会。这叫压床,按照风俗只有男孩儿可以做这件事,寓意让新婚小两口早生孩子,最好还是生个男孩。ъìQυGΕtV.net

扯不上什么重男轻女,只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不先进,家里多一个男丁,就意味着多一个劳力。女孩到时候可是要出嫁的,以后可就是给婆家出力了,不能什么都指望着闺女。

当然,里面肯定也会包**传宗接代、继承香火的一些目的,这是人之常情,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了,没必要标新立异的去反驳什么。遵循风俗传统,又不会掉块肉,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