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摸着朱老板过河(1 / 3)

唐伟东也不是临时起意,以前曾经有过这么个打算,只不过没想过弄的这么早就是了,这也是事儿赶事儿,赶上了。

上一世唐伟东曾亲眼目睹过那些饮料企业,果汁企业,卖水的企业创造的辉煌。不管是农妇三拳,哈哈哈,还是汇源果汁的掌舵人们,都曾仅凭卖水卖饮料就坐上过国内富豪榜榜首的宝座,这一世的唐伟东没有理由放过这个行业。

而且这些行业的营销手段,唐伟东都门儿清,做为一个曾经被他们收割过的韭菜,甚至完全可以拷贝复制他们的营销模式,走他们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唐伟东摸着他们过河就是了,还省去了像他们那样的试错过程,只要沿着他们走过的脚印再走一遍,成功那是必然的。

至于从果汁上下手,也并不是唐伟东心血来潮,而是附近县里就有个现成的例子。那就是慧源的朱老板。

1992年受到总设计师南巡讲话的启导,朱老板毅然辞掉公职,下海经商,以解决工人出路为条件,拿下了县里濒临倒闭的罐头厂,创办了慧源饮料有限公司。

朱老板所在的县,和青山县的地理人文环境基本一毛一样,他看中的是当时漫山遍野的水果和果树资源,而唐伟东也一样,不仅姥爷种了两个山头的果树,青山县西南边的山里种的果树更多,生产果汁的资源问题,这就初步具备了。

汇源当时起步的时候可比唐伟东现在难多了,朱老板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空手套白狼,从无到有生生造就了一个企业,唐伟东至少现在还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这就相当于起步就带着涡轮增压。沿着朱老板的足迹,走在他的前面,这话听着好像

ъìQυGΕtV.net很可笑很矛盾,可这就是唐伟东重生带来的先天优势,都相当于作弊了,没可能还干不过朱老板吧?

慧源果汁起步的时候,想生产果汁,都没钱买机器,只能用“赊”的方式找人购买,最后拿生产出来的果汁当货款抵债,可怜兮兮的,看到让人心酸不已。

而唐伟东就不同了,目前手下的饲料,娱乐小商品零售,蔬菜,建筑四个买卖,都是属于现金奶牛的存在,想买几条生产线,还是绰绰有余的。唯一头疼的是去哪里买的问题。

看来这事还真的麻烦县里了,正好上次唐伟东送给了县长那么大的好处,也是要点利息的时候了。

去找县长之前,唐伟东先跟李世达通了个气,不能让老爷子觉得自己现在抱上县长的粗腿了,就不把老李家放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