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灞桥饯别遭人戏,李诺怒压诸学子(1 / 6)

,九品狱卒:开局竟和魔教教主相亲

第327章灞桥饯别遭人戏,李诺怒压诸学子

长安。

东门外,灞桥边。

其实直接从麓山出发去北方才是最顺路的。

但是在大胤长安有个非常奇特的风俗,那便是不论谁要远行了,都会选择在东门外的灞桥离别送行。

不知不觉中“灞桥折柳”便成了送别友人远行的代名词。

简玉衍要从东门灞桥出发,绕道北向。

此时秋风瑟瑟、万物萧条、杨柳皆枯,想要折柳是不可能的了,但喝杯茶暖暖身子倒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天边云Γ日与,灞河水光潋滟,与天共色。更有大雁南遁,与霞齐飞。

这长安的秋日仰空之景丝毫不逊于江南的三月翠湖烟花。

不过今日为简玉衍送别的人不多,确切说来应该是稀少,只有王阳明和杜晏两位大儒。至于那些原本想要前来饯行的书院学子们也都是被各自的师长们拦了下来。ъìQυGΕtV.net

秋闱在即,学业科考胜过一切。

更何况,简玉衍此番出仕,可是和景泰帝讨价还价了一番,所以还是尽量低调。不然引起这位新帝的不快,来年开春恩科殿试上,他这手一抖,那殿试的状元文位可就和麓山学院彻底无缘了。

灞桥,饯别亭内。

三大儒把茶言欢,享受着这最后一抹温情。

就在茶兴浓高之时,却见一大群儒衫士子们众星拱月一般,恭着一名紫袍男子也来到了灞桥边。

众多书生一起出行,便如男子天团出行一般,声势浩大,道上行人纷纷避让,为之侧目。

王阳明抬眼一看,脸上泛起古怪神色。

来者不善呐!

但,好戏也将开场了嘿嘿。

看戏,看戏……

来者乃是国子监祭酒,同为大儒,但这位祭酒大人的名望、地位远远不是简玉衍和王阳明这等未出仕的大儒能够比拟的。

甚至连堂堂礼部尚书杜晏大学士也要略逊一筹。

国子监和麓山学院的教学理念完全不同。

麓山注重培养学生性格、激扬文采、腹养学识。而国子监则类似于应试教育提高班,

而且**诉求非常明确,读书就是为了入朝做官。

故而近十年来,国子监所中进士的学子几乎比麓山书院的要多了一倍。

好在麓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