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山寨丹法,太乙登仙诀(1 / 4)

再启仙途 朽木为工 1498 字 3个月前

隐居深山,不知年月,一盏茶,几卷书,三两好友,谈经论道,悠哉悠哉,自得其乐,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暂居于老君山瓦屋道场的这段时间里,楚亦一边勤加修行,一边与诸多道友谈典论道,印证所学。

某次,楚亦与廖文敬道长在论道中,将他在《登真隐诀》和《无根树解》之间难以取舍的窘境坦言相告。m.bīQikμ.ИěΤ

廖老道长得知后,一边感叹一边笑骂,这小子的福缘未免也太好了!

而后,楚亦又问,能否将这些法门杂糅一体,推陈出新,再创新法?

廖老道长答曰,融汇百家绝学精要一事,古已有之,且有不少前辈高人都是如此,而门派与门派之间,也多有交流论道。

譬如崂山、清微等法脉,皆是博览众家所长,取长补短,推陈出新。

时至今日,在山上宗门的修行功法之中,除却自家精要之外,多多少少也包含了一些其他门派的东西在里面。

说来说去,万般道法其实都是基于‘先天一炁’的性质变化而成。

天地万物,皆为炁化,说是万物,实则一也。

故而杂糅妙法推陈出新一事,可行!

其实‘修行之法’这个玩意,一直都是在与时俱进的。

而山上宗门,对于修行之法一直都是既开放又保守的态度。

开放的是‘无为’的大道经典,保守的是‘有为’的修行秘法......前者是理论知识,后者是实操说明。

就拿《五雷正法》举例来说,全天下的修士都知道雷法乃是胸中五炁之攒聚,可具体该如何攒聚,哪股元炁要率先生发,其中门道就不是常人所能知晓得了......而这,就是宗门法脉秘而不宣的‘有为法’。

所以说,楚亦虽然有心请教,但也不敢擅自将功法交于廖老前辈一观......毕竟未经允许擅自传法,是为江湖大忌!

不过就在楚亦一筹莫展之际,廖文敬起身从卧室中取来三本古籍交于楚亦手中。

随后,廖前辈直言,他虽不能在细节关键处给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但却可以用先贤留下来的大道经典,为创立新法一事,规划一个大体的框架。

毕竟此事早已有前人做过,前车之事,后世之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个参考,照猫画虎总是要容易一些。

楚亦随手拿起一本古籍,只见其上写着八个水墨大字,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