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助考神器(2 / 5)

按照这個成本,完全可以耗巨资从沿海向内陆地区铺设管道,解决干旱地区的用水危机。

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华夏每年的缺水量高达数百至近千亿吨,平均每年用于加快推进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的投资高达数百亿红币。

就这么个现状下,如果能够完善解决水荒,每吨水只赚五毛钱,一年的利润也能有几百亿。

全世界的水资源中,海水占比超过了96%,不能说取之不尽,至少很难看到头。

而且海水淡化只是作为淡水的补充,并不是说有了淡化海水,就不再用淡水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开玩笑,很多淡水资源都是非固定的,你不用就得便宜别人。

以西南地区的高山水源为例,华夏要是放着不管,最终只能让阿三占了便宜还卖乖。

无论怎么说吧,只要能把这项石墨烯净水技术工业化铺开,华夏的经济必然会再加一双翅膀。

当然对于这种正经好东西,项靕也是有深刻认识的,单纯用来赚钱肯定不合适。

最关键的是,如果你把这项技术全部用来盈利,距离出问题近在咫尺不说,同样也看不到格局。

供水这项工程,在国家层面,是要划入公共事业中的,可想而知其重要性的高度。

即便是放在**社会,供水都不能作为单纯牟取暴利的手段和渠道。

交流电之所以能战胜直流电,除了后者拥有的弊端外,最重要的就是特斯拉放弃了专利权。

不论被迫的也好,还是主动的也罢,总之最后的赢家是交流电。

让项靕放弃石墨烯净水技术专利,当然是不可能的,否则系统也不会专门发这个。

到了现代社会,讲究的已经不再是你能给别人多少,而是你最后能占领多少。

所以最佳的选择就是,通过这项技术去控制水源供给,实现在各项工业产业源头上的霸权。

不求用这个权力去制约谁,或者毁灭谁,但只要是用水的,就得乖乖看我脸色。

但是想要实现这个霸权,并不是你去做了就能拿到,自己瞎搞只会搞出问题和麻烦。

虽然现在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但国家也不可能同意出现一个这样的民营垄断性巨无霸。

那么合作就是单选的答案,只要能保证自己可以获得应有的利益,其他方面可以进行适当的让步。

就说最简单的一点,如果伱连基础的水厂和供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