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我也怕贪多嚼不烂(2 / 6)

难得的是贝珍妮这丫头,既非互联网本行,也没看过详细资料,竟然就能有这么大胆的想法。

虽然这个建议对已经了解情况的项靕来说,并不能算多有用,却也证明这丫头的脑洞着实可用。

蒋溪则是完全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考虑,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开发更多细分功能。

就比如说她们学校吧,做一个有加入和退出次数限制的校友纪念册,涵盖学校的每一个人。

从整个学校的大圈子,到每个年级和班级的小圈子,还可以有各种课外兴趣的分类圈子,以及曾经离开的老师和学生。

你可以参与任何讨论,也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心得,或者只是默默关注。

只要是和三中有关的人,就会被这张网罩在里面,并且随时可以正式加入。

这么一张网或许作用还不是很大,但如果有若干张这样的网,还怎么躲得开呢。

人在社会中生活,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这一张张网就是每个人的社会。

蒋老师的建议并不新鲜,自从有互联网以来,很多网站就是这么干的。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社交软件,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认可并执行小世界理论。

但理论终究是理论,真正实现的难度相当大,很多时候甚至是不可能。

你想通过六个人找到某个陌生人,还得考虑这条线的启动成本,也就是你跟线上那六个人的关系级别。

大多数时候六度线都是残缺的,所以你能够依靠的,还是那些身边的人,和关系相对够近的人。

很多情况下别说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了,你用尽手段都不一定能跟大自己三岁的校友说上话。

但是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让你轻易就看到,这条六度线的每一个点都该落在哪里,那就很有意思了。

最终也许还是很难成功,却给了伱最基本的方向。就跟老话说的那样,不至于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系统给出的软件有继续开发空间,即便短时间内做不到,只要有了考虑的方向,也可以用勋章去兑换。

这个建议也是可以考虑采纳的,关键是要有好的产品经理和架构设计,别到最后画蛇添足给整臃肿了。

梁美人对项靕的死心塌地不比乔玫差多少,只要老流氓做的事不违法,她几乎都是尽全力支持。

而她的支持表现出来也很直接:“我觉得你那个倒逼的方法就不错,用极端的公平公正,让那些有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