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主旋律教育(2 / 3)

非常统一的。

首先开业期间不做买送酬宾,仅在前三天赠送每位顾客茶杯一只。

东西是项靕在瓷都定制的,没有企业名称,只带模糊化的标识。

其次就是坚决禁止网红探店,不惯那些骗吃骗喝的毛病。

实在忍不住想说点什么的,你可以自己花钱来吃,然后去网上发表评价。

和媒体的联络,就交给杜健和唐娇负责了,项靕没时间操这份细致心。

让唐娇参与,不是信不过杜健。

而是她多少了解点本地媒体的底细,也能让杜健临时带一带她。

两人谈了个差不多,时间也到下班了。

求竭科技全员转战楼下王府井百货的影城,今天公司包场《革命者》。

这个是项靕星期六临时决定的,源于他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

帖子是《革命者》的影评,满篇都在说这电影如何不好看,台词假大空,强行用高大上煽情,不接地气。

项靕明明知道这个时代就是这个吊样,可看过帖子之后还是觉得很气愤。wap.bΙQμGètν.net

这种情绪不是因为帖子本身,毕竟这种人的存在是社会和时代的必然性,你和他怄气不会有任何结果。

他气愤的是,很多生活在和平年代里丰衣足食的人们,已经忘记了什么是苦难和责任。

他们可以接受一座苦难的城市里遍地鬼子企业,为鬼子兴建街道和专属学校,甚至在苦难的纪念日里穿上鬼装大肆招摇。

却对最真实的,最质朴的,最饱含感情,且唤醒过华夏热血的语言嗤之以鼻。

“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

这些话大吗,当然大,而且很大,大到支撑起一片天地。

但是,这些话假吗,空吗?

如果是假的、空的,又如何撑起一片天地呢?

项靕生于八零年代,是真正接受过正统爱国主义教育的人。

所以他受不了这些论调,看不惯这些言辞,忍不下这口恶气。

时代飞速发展,经济昌盛繁荣的今天。

有太多的人已经富到忘记了过去,忘记了屈辱和苦难。

在帖子下面留言之后,项靕就在想,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想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