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石材的问题(2 / 6)

说得还算有道理。

华夏石材行业源头上的混乱,是造就市场各种不堪的最大凶手。

他现在给两个损友提出建议,一来是希望给他们弄点发财渠道,二来也是想尝试着进行一些改变。

整体的石材市场,他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能力去影响。

但是在阳州本地做点什么,还是愿意也应该的。

做石材最重要的是品牌化、集约化,形成大哥带小弟的团伙性行业群体。

否则这行陋习永远改不了,整体前景也永远看不到曙光。

未来的华夏石材市场,也必然会走上这条路,也注定必须要走这条路。

谁能在最早期迈出这一步,谁就能在若干年后吃到最大的那波红利。

而且他这么做也不是无的放矢,忽悠着不懂行的兄弟一猛子扎进去,看看谁命大能浮上来。

首先罗刚干了这么多年建筑工程,不可能对相关行业没了解。

一些业务就算并不完全熟悉,也能了解个七八分,这是基础。

其次通天石材的坍塌,也必然会留下大量行业人才。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收拢其中一部分,招致麾下效力。

再加上必定会繁荣的阳州经济,必定会热火朝天的建设。

把一家致力于带动行业正规化的企业捧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至于说投资什么的,就更不用担心了,各路财神爷很快就会盯紧阳州。

再说以他如今对省内金融行业的影响力,哪怕只占少量股份,也有得是人愿意给贷款。

项靕想得挺好,也相对负责任,但有的人却准备打退堂鼓。

罗刚好像一点心气都没有似的摇摇头:“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不过还是劝你一句,这里边的水太深了,贸然跳进去大概率淹死。

咱们就不说别的,太远的也没了解,就拿阳州来说吧。你听说过王明这个人吗,阳州石材行业最大的坐地虎。

阳州的好矿山几乎都姓王,也是对外采购的最大户。从石材市场到大型工程,最大的买卖几乎都捏在他手里。

这几乎就等于在小企业和大项目之间设了一圈雷区,不管打价格战还是拼关系,近十几年来能赢他的人屈指可数。

那些从他手里拿走业务的人,毫无例外全是正经的关系户、特招生,时间久了也都被他用分割利益的那套给绑死了。

想在这个行业挣点钱,反正就在阳州范围内,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