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她可是手握剧情的人(1 / 4)

陆观坐正身子,抬手摸了摸他那花白胡子。

当年秦家的事情时隔久远,他也没抱多大希望能为秦家长房平反,但若能扳倒吴家,也算给当年的事情一个交代了。

虽说吴家巡盐敛财有皇帝授意,但其敛财十分,至少五分进了自个家腰包,秦家人也确实是吴家害死的。

何况盐政积弊甚久,倘若真有望整改,此事他陆家也是会义不容辞冲锋在前的。

他看着沈清,心中感叹。

此女娃果然跟她大舅一样,高瞻远瞩,长算远略,非常人也。

董婧妤也暗暗吃惊。

凭她活了这么大的岁数,就没见识过这般早慧过头的女娃。

怕别是久经官场的老臣投胎转世吧?

董婧姝和陆佩华倒还好,毕竟早已接受沈清跟正常孩童不一样的事实了。

陆佩华见董婧妤吃惊不已,笑着解释:“姨妈,阿清是承袭了王阁老的智慧。”

董婧妤微怔,旋即感叹:“王阁老后继有人啊。”

先前她见了王阁老的三个儿女,还可惜王阁老两个儿子怕是难以箕裘相继,没想到人的聪明才智传到沈家去了。

沈清:……

丫鬟将四套缂丝衣料找了过来,董婧妤让丫鬟拿给沈清看看。

四套衣料都是正好能做一套裙装,每套有一块宽幅两尺、长六七尺的衣料可以做件短衫,一块宽幅两尺半、长九尺的衣料能做件马面裙,也就够十来岁小孩做衣,再大布料便不够用了。

精细的缂丝工艺繁杂至极,便是娴熟巧匠一天也织不到半寸,一套精细的衣料便要耗费一名工匠两三年之久,故而衣料、屏图之类,对于缂丝织品来说都算大件,并非像别的丝织品按匹算。

沈清拿起块石青海棠衣料看看,只见大片的粉白海棠仿若开在其上,树枝绿叶衬托,彩蝶飞舞,如同一幅栩栩如生的惊艳画作。

她不由赞叹:“缂丝之美,冠绝古今。”

董婧妤笑笑,又对着丫鬟道:“秋菊,你去内室将我给孩子表姑准备的红珊瑚手串取来,再将那两只装着金项圈的匣子拿来,赠与沈小姑娘。”

虽说如今还不能帮秦家报仇,但沈清的话好歹让她燃起了希望,再说她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也不差多等几年,她自然要好好谢谢沈清。

秋菊一怔。

老太太说的两个金项圈,一件是金累丝花卉纹镶白玉红宝石项圈,一件是金累丝点翠花卉蝴蝶纹嵌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