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father’s watch(三)(1 / 6)

就像杜邦从法国购买了制造火药的设备,美国人意欲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土地,世界各国的银行家蜂拥而至一样,想要银行家们在比利时出钱是不可以靠强迫的手段,必须要有一个详尽的商业计划,毕竟大革命之后的法国已经不是君主制政体了。

总体来说波拿巴的计划是将比利时构建成一个轻工业基地,包括不仅限于制糖和酿酒等行业,设备从法国进口,甜菜在当地种植,在可以确保法国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出口小麦等作物到比利时的酿酒厂为农民创收,农民改变生产方式提高亩产。

大致的蓝图如此,还要增添一些细节,比如运输手段等等,奥地利也修了一条“铁路”往返于疗养胜地和维也纳之间,这不仅是为贵人们服务,还因为贵人们可以花钱,这样才有税收。

拿破仑靠坎坡福米奥合约让奥地利赔偿了比利时的国债,在不发行纸币的情况下,他们只有开源节流恢复国力,如此一来军队的规模就会被限制了。

同样各国银行向执**施压,偿还以前赈灾用来买粮食的贷款也是在限制,一个大国的信用额度不高是很影响投资者热情的,这笔钱不会随着路易十六的死而烟消云散,全法人民不偿还这笔钱,就不会给法国提升信用等级,这样一来法国在国际市场上就会很被动了。wap.bΙQμGètν.net

《巴黎和约》上规定美国还的是英国战前借给美国的债务,不是刚才那位说胡话的,是战争期间借贷的,before和after的含义天差地别,但就像麦迪逊觉得银行家是“纸片人”,通过操控数字将弗吉尼亚的种植园搞破产一样,那个时代很多人,包括生意人对银行家都没有好感,拿破仑到达鲁昂的第一天接见的是军政界的人士,第二天才接见的商业代表们。

想从陆路上运输物资需要修路才行,这又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工程,从安妮女王开始,英国就要求美国建立一个便捷的邮政系统,这也是需要修路的,不过就像麦迪逊写的书里说的,各个州拒绝在诸如道路、运河等内部设施上进行合作,甚至互相之间设置贸易关税,执迷于本邦利益,制定一大堆的县和邦法律,使得任何一个统一的司法体系的建立成为不可能,妨碍对外政策作出一致行动。

这条从芝加哥到费城的路哪里是一条路,完全是一把**,扎在了要害上,提出这个方案的是个下议院的议员,但他的背后有很多合众国的债主,十年的收益在他们看来都算是少的。

不过拿破仑的任期是10年,也许他可以连任,如果不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