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存在感(1 / 3)

即便建筑师用尽了办法,让圣彼得大教堂里的光线充足,展现出教堂内部金碧辉煌的样子,在拂晓太阳升起以前,内殿的光线依旧是幽暗神秘的。

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那场景真是有点恐怖,等神父们进来之后会好一些,游客们也进来以后会更好些。

在青铜华盖前有99盏长明灯,这些灯亮着给人的感觉会很暖和,华盖的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宗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举行弥撒。

在这祭坛上要放七支蜡烛,一支烛台一根蜡烛,这也是辅祭牧童准备的。

男孩子们更愿意去竞争参与弥撒的资格,而不是仪式代表的意义。wap.bΙQμGètν.net

在“工作”上他们是竞争对手,休息时间又是一起踢球的朋友。

使徒宫附近有个花园,辅祭牧童们就在那里踢球,全世界想到梵蒂冈,想近距离接近教宗的信徒很多,他们是最幸运的17个。

他们不仅可以在罗马最好的私立学校和神学院读书,并且还有很大的机会留在罗马,接触普通人一辈子都碰不到的事情。

以前约瑟夫根本没有想过,他很忙,不仅要去普通的学校读书,还要接受驱魔人的培训。

如果真的有什么梦想,那就是当奇迹调查员,调查如法蒂玛事件类似的情况。

梵蒂冈有专门的驱魔人培训机构,还有很多比他更出名的驱魔人。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会那么激进,以权威的口气和教宗说话。

确定教宗对信仰的忠诚程度,这是多么狂妄。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城里,估计也没人跟他一样横冲直撞。

于是他见到教宗了,而且还从“泪堂”借来了一个七枝烛台。

弥撒仪式要用提炉,乳香的香烟从提炉中冒出,司铎先向祭品献香,然后辅祭员给司铎献香。

那香味从祭台向四周弥漫,表达的是人对神的崇高敬意。

这种仪式约瑟夫没有主持过,他也对此没有向往,他更倾向研究记录在圣经以及别的宗教中,关于驱魔的仪式。

托比亚在拉斐尔的指引下,燃烧了鱼的心脏驱走了附身在撒拉身上的阿斯摩太。

以前他从来没有想过,摩西在埃及制造十灾时,**曾要求犹太人在门楣上涂血,这样就可以避免误杀了。

在以西结记中,被标记的人也应该躲过了那场浩劫,当时犹太人在圣殿里崇拜太阳,他们背叛了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