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走访调查(2 / 3)

东汉秦贼 烧一根烟 1092 字 5个月前

自然舍不得。不过这倒也符合农村的特性,在古代农村,耕田的基本都是用人力,牛确实比人精贵。

“以后都会好起来的。”

秦末拍了拍这位乡亲的肩膀,这话何尝又不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随后,他带着众人继续朝前面走去。

走着走着,秦末竟然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他便前去查看一番,究竟是怎么个事?

一间还没有腰杆高的土墙内。

只见一群七八岁的小孩,正端坐在一间教室内,跟着台上的一个文士念书。

这一幕着实让秦末有些惊讶。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继续跟着我读!”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华夏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我们华夏河流的代表。”

一声声的朗诵声从这间破旧的教室里传出,这让秦末心底大为触动。因为这名文士教的,这是他用纸发行的书籍《三字经》。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上差!”

此刻教室内一声童音,打断了讲台上的文士,他顺着声音看去,发现秦末正在院外观看。

此刻,秦末也走进教室。

却看到这名文士正光着脚,教孩子们读书。

而文士却有些尴尬,因为秦末盯着他的脚在看,秦末意识到不对,赶紧上前给他将鞋穿上。

却发现他原来的那双鞋怎么也穿不进去。

于是用手轻轻在他脚上一按,发现他的脚是肿的,这是因为饥饿所导致的浮肿。

这名文士见秦末关心自己的样子,赶紧说道:“上差,您不用如此。”

“先生替我秦国培养人才,我替你穿鞋是应该的,这又有何妨?”秦末笑了笑。

“多谢上差关怀。”

文士客气地回了一句。

他有些不明白秦末这话的意思,替秦国培养人才,又不是替你培养人才。

这番礼贤下士,是什么意思?

“不知先生姓名?”

文士回道:“在下姓张,名超,字子并。”

闻言,秦末顿时有些惊讶。

张超与张郃是老乡,乃是张良的后裔,存有赋、颂19篇《后汉书·文苑传》。

“我听先生刚才释意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