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策论,科技兴邦(2 / 3)

东汉秦贼 烧一根烟 1034 字 6个月前

见此情形,鲁肃眼中掠过一抹精光。

他刚刚也只是随口那么一说,没想到竟然被自己给蒙中了。

而魏延听到秦末夸赞鲁肃,想到自己出的奇谋被秦末否定,心里顿时升起了浓烈的悲忿感,鲁肃的回答明明跑题了,为何大王还要称赞?

“大王缪赞,肃愧不敢当。”

鲁肃连忙拱手拜道,随即又对着审配接着说道:“在邺城保卫战中,肃若为总指挥官,或不及于沮尚书指挥得如鱼得水。但,肃却是觉得,袁绍兵锋虽强盛,却并不难以对付。”

“哦!说来听听。”审配颇为期待的问道。

“以其之道还之彼身,坐等其军中瘟疫爆发,当可不战而胜之!”

此话一出,大殿上立即响起了一阵嗡鸣声。

审配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此计虽有伤天和,倒也不失为一良策。”

随即,审配便将目光看向了周瑜。

作为最后回答这一策论的人,前面这八人已将这个问题全方面进行了解答。

而周瑜也只能另寻他法。

周瑜轻笑一声,淡然说道:“刚才诸位之述言虽妙,可惜时代在改变,决定一场战役的胜利,计策固然重要,但瑜却认为,今后行军打仗,以不在论及谁的兵马多,谁的粮草充沛。”

“荒谬!为何不论?”

“行军打仗,若不论兵**数量,粮草是否充沛,如何能赢得战斗?”

这话一出,大殿上立即炸锅了。

秦末也是一脸期待的看向周瑜。

周瑜却丝毫不以为忤,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兵者有可见之兵,也有不可见之兵,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少见,皆胜于精,一支兵马,若士气高昂,勇悍异常,哪怕人数少于敌军,依旧能战而胜之。而若士气不振,就算拥有再多的兵马也无济于事。而我秦国太平学院之内,铭墙之上,刻有一句至理名言,科技兴邦,人才强国。何以是为科技?相信在场的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当今之世,唯有掌握军事技术,才能占领先机,才可以先赢得巨大优势。我秦国之所以重视工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工匠能锻造出更为厉害的武器装备,甚至能制造出杀人于百里之外的神兵利器,这就是科技!”

周瑜侃侃而谈,说的条条在理。

“好,公瑾之言甚善,孤深以为然,此乃吾秦国之福也!”秦末忍不住赞赏道,随即目光落到文官队列之前,沮授的身上,问道:“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