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虚空兽腹内的黑暗指挥部,激战(1 / 9)

1、寂寞半山园

南京。沿着古老曲折的明城墙,自著名的中山门进入繁华城区,南向行驶约500米路程,便会在路边街巷的站牌上,不期而遇一个让我们砰然心动的名子:半山园!熟知历史的人,莫不知道“半山”这个称谓背后所蕴**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因为,这个称谓记录着一段王朝兴衰的沧桑历史,还纪念着与那段历史息息相关的一个**巨擘和文化集大成者——一代**家、思想家、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

说来,这位曾经被古今中外反复解读的历史伟人,与南京城内这个名叫半山园的地方,有着极深的渊源。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7年),在为北宋王朝鞠躬尽瘁三十多年后,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团强大的**压力,怀着极其悲凉的心情,56岁的王安石再次被出缺到南京——那时还叫江宁,在江宁城外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建起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宅院,过起隐居生活。南宋《续建康志》里这样介绍这个小宅院:“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它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辄不答。”这个不设围墙的小宅院,王安石自名为半山园,在这个院子里渡过了他人生最后的近十年时光。除了这个园子,江宁还是王安石一生中情有独钟的地方,不仅在这里度过美好的青春时代,他还曾3次出任江宁府尹、两度为父母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先后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而今的半山园,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或许只是南京市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下属的一个社区而已。我们在路边随机相问,社区内的居民,几无知晓半山园因何而来,所在何处。即便我们,也是经由南京文化界的朋友们帮忙,通过重重关系渠道,费了不少口舌周折,才搞清真正意义上的半山园,至今还隐藏在一所海军院校的角落里。在通过海军士兵重重岗哨盘查,终于找到隐藏在一片军官宿舍楼后的半山园时,乍一看,那是一个何等窄小局促的地方啊!背后紧挨着古老残破的明城墙,左侧是一个二丈见方的小土墩,土墩下是一条浅溪,右侧,即是十余幢高大壮观的现代化建筑。半山园的所在,即便放在近1000年后的今天,也不至于影响到周围人们的生活;再退一步说,即使这里没有军事院校的阻隔,这个角落对于当今那些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也是毫无开发价值,更不至于影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不敢妄猜王荆公当年选择在这里作为退隐之所的初衷,但我却可以断定的是,在这里建构他的半山园,一定有与世无争的思想因素存在。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