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年代文里拯救反派的死对头 2(1 / 3)

赵宣一脸无辜,茫然干净的眼睛里,此时盛着的只有纯粹的疑惑。

他不知自己来自何方,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懵懵懂懂的情况,实在是算不上好。

尤其是好不容易有一个似乎对他过往熟悉点的人,此时的态度出奇的冷淡,就差没有直接说,我不想和你说话。

苏航说完那句话倒头就睡了,至于同住一个屋子里的其他知青们,表情隐约有点尴尬与了然,似乎对苏航这样的反应早已习惯。

赵宣知道自己如今不记得过往,只能先安静下来,不要过于着急,太着急只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

因此在其他人围过来,七嘴八舌的安慰他不用想太多,苏航一直都是这样的性子。

赵宣听完,只是淡淡一笑,“我没事,你们先休息吧。”筆趣庫

男知青们见他不像是在客气的样子,他们也没客气了,纷纷爬上自己的床,熄灯睡觉了。

在这个贫穷到连吃饱饭都成了一种奢侈的地方,他们没有多余的善心分发给别人了。

能够保住自己不受伤,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极限了。

至于大队长在医生给赵宣看过,无奈摇头,表示只能去大医院治,或是让他自己慢慢好后,他选择了第二个方案,一边送医生出去,一边走了。

他给了赵宣几天假期,让他先养着,什么时候好了再上工。

心里却忍不住的吐槽,这些个城里来的知青娃娃们,一个个都是细皮嫩肉,分给他们大队,哪是来帮忙的,分明就是来抢粮食的。

如今正是抢收的关键时候,赵宣就算是上工了,以他做事的速度,一天能拿个七八个工分都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75年,这个年代属于公分分粮食的制度,知青下乡是大趋势。

他们大队每隔一年都会来一两个知青,不知不觉,知青点男女加一起都住了二十几个。

做为大队长,他有知青们的资料,知道赵宣和苏航是来自京城,知青点里条件最好的,赵宣平时上工就不怎么认真,想上就上,不想就不上。

反正对方家里一个月总会寄个两三次包裹,那包裹看着就大,村里人私底下都在八卦,赵宣家里的条件应该是极好的。

对方下乡都大半年了,上工一直不积极,也还是能吃好的穿好的,比起同住在一起的知青们,他手腕上戴着上海梅花表,穿的是崭新的白衬衫。

条件是肉眼可见的好,村里的那些女娃哪个不想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