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天上人间(2 / 3)

是钟凌轩觉得是这个狗比肯定是得到消息了,有人让他跑路,准备转型了。毕竟钱是挣够了,上家还要用干净的钱去干别的事了,再加上新领导上台,网络时代开启,你这天上人间还能屁事没有的,光明正大的搞这种场所还是在京城,万一出点啥事,怎么处理。早点关门才是正经的。

“天上人间”的前身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刮起了一股热潮,那就是蹦迪,一到晚上,很多年轻人涌向了迪厅,听着当年流行的舞曲,跳着当年流行的舞姿,成为了夜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当时在北京,有各式各样的蹦迪舞厅,一张门票就要50元,在90年代初,一个普通人一个月才挣多少啊,大部分人的工资还只有几百元,可是即使这样,也是天天爆满的状态。毕竟国内从不缺少有钱人,有钱人一直都是有钱人,只不过你并不知道罢了。就算是特殊时期,那些少爷小姐天天跳舞唱歌,吃西餐,巧克力的时候,下面的老百姓饿死又关他们什么事呢。

到了周末,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从那时起,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黄牛”,在迪厅门口,“黄牛”吆喝着高价的门票,一度把门票炒到了80元一张。

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机,心里都蠢蠢欲动,都想投资这个项目,但是在当时国内还没有迪厅设备的生产厂家,比如霓虹灯、音响设备、卡拉ok机,这些都是需要从国外引进的,所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据说当时就需要数十万元。

1992年,一个北京商人,他就是这些商人的其中一员,通过几层关系,终于获得了设备的渠道,于是他就租下了长城饭店西侧附属楼,开了一家名为“天上人间”的迪厅。这个位置地处北京最繁华,消费最高的地区,东面是长城饭店,西面是昆仑饭店,南面是农业展览馆,北面则是亮马河购物中心。一经开业,就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x33

起初,“天上人间”的迪厅赶上了这波流行热潮,但是随着附近开了越来越多的迪厅,都是同样的模式,客流量也越来越少了,同时人们的新鲜感也降低了,“天上人间”生意渐渐不好了,老板也有了转手的打算。

“天上人间”第二任老板在当时,台湾有个商人名叫陈永和,因为公司的业务往来,他经常来北京谈生意,后来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天上人间”迪厅的老板,当得知他有了转让的想法时,陈永和有点动心了。

其实,让陈永和动心的并不是迪厅这样的产业,而是“天上人间”绝佳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当时北京都是清一色的迪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