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汾阳公主(2 / 4)

镇疆军 码字的李世卿 1554 字 10个月前

,但如果不尽快对那些立下功勋的将士予以嘉奖,反倒先论起他们所谓的过失,那么朝野内外、黎民百姓又会如何看待您和朝廷呢?”

老董这番话颇具杀伤力,背后的逻辑也非常清晰:战功赫赫的英雄们没有得到任何奖励,反而被论处罪过,不显得你是个昏君吗?

李炳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朕从来没有说过不奖赏那些有功将士,尔等莫要妄议。现在的问题是,究竟该如何奖励才符合情理。”

既然帝君定下了调子,魏梓轩连忙见风使舵:“陛下所言甚是。臣方才提及李江遥的过失之处,也并非要立刻追责,而是针对慕容将军他们的建议,有些不同想法。臣以为,无论封爵,还是晋升上柱国,都有些过头了。”x33

“那你的意思呢?”慕容雪冷哼道:“该怎么赏,才配得上李江遥的军功?”

魏梓轩笑笑,望向兵部尚书汪镗:“兵部有考功司,一切自然要按法度规矩来。”

汪镗属于中立派,他既不想得罪魏梓轩一系的朝堂势力,也不愿轻易惹怒慕容雪、李江遥这样的军方大佬,闻言连忙应道:“魏大人有所不知。兵部考功司通常只针对四品以下的普通武官,对他们进行年度政绩的校验和评定,极少涉及高级将领的奖赏论较。这个事,还得吏部拿主意才行。”

吏部尚书骆方举一听这话,也赶紧往外推:“我们吏部虽然执掌升贬赏罚之权,但同样只是针对寻常官员而言。像李江遥这种统兵大将……额,我哪有资格说话?”

骆方举虽然明显是在推诿搪塞,不过他讲的也是实情,自圣唐立国到现在,从三品以上官员的人事权,一向都掌握着帝君本尊手里,吏部只是个摆设,做做传声筒而已。

李炳郁闷的叹了口气,望向尚书令和中书令:“你们都是三朝元老,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也好让朕参详。”

中书令柳诗名沉吟一下,颤颤巍巍地说道:“依老臣看,加封云麾将军,赏百金,赐良田八百顷,如何?”

他这个“如何”,是在问尚书令张俭。

张俭皱着眉头想了想,有些犹豫道:“云麾将军是从三品的虚衔,这封了等于没封。至于您刚才说的一百两黄金和八百顷良田……啧,那位李将军他能看得上吗?”

这还用问吗?当然看不上!

满朝文武同时在想:李江遥手握数十万重兵,整个西疆鬼漠都尊其为圣王,如今又亲手打下了关中和西北。八百顷?八千顷他也不稀罕啊!

你打发要饭的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