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历史选择(2 / 4)

镇疆军 码字的李世卿 1624 字 10个月前

、锐气全失的地步,然后再一口吞掉。

与之相反,如果此时集中兵力进行战略决战,会正中突厥人下怀。四十万虎狼大军抱起团来,究竟能发挥出怎样可怕的战斗力,实在难以想象。

其次,中原地区的毒兵、两淮地区的反王,还有盘踞在江南的玄甲军,这些都是潜在的威胁。一旦在决战的时候跳出来捣乱,那绝不是拖后腿的问题,而是致命的背刺!

再不济,也要协调出足够的力量,对这些威胁实施压制,不让他们有机会干扰破坏战略决战的部署。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敏感的问题:谁来指挥?

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兵力的大规模会战,必须先建立起坚强的统帅部,做到令出一人、如臂使指。x33

而且,这一人,还不能是那种只有身份尊贵、但从无大战经验的笨蛋。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可是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别说那个统御万军的人,就是简简单单的统帅部,恐怕都建立不了。

荆襄大军内部是怎么样一个情况,沈烈早已通过逆鳞司告诉了李江遥,若是没有董老头儿舍着性命去奋力协调,他们自己都能互相打起来。

这样的军队去决战突厥,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李江遥曾想过,要不要毛遂自荐,亲手整合各路大军,将他们凝聚成一股力量。但是,他也非常清楚圣唐军方一贯的尿性,更明白在那些大将眼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李江遥?一没背景、二没资历,七品校尉出身的西疆土军阀,凭什么做我们的主帅?

为此,李江遥甚至还考虑过,干脆把徐友长推上去。

他的这位好兄弟,作战勇猛、足智多谋,对圣唐皇朝忠心耿耿,最难能可贵的是,徐友长出身武将世家,爷爷徐烈在军中德高望重,门生旧部遍及天下。

若是让徐友长担任统帅,多半能得到将领们的支持。

然而,沈烈却写来信函,直接劝阻了李江遥的念头。

军方高层不是**,你是大都护,徐友长是副都护,他就是你山头派系的人。让徐友长当主帅,和让你李江遥当主帅有什么区别呢?无非提线木偶而已。

这左也不行,右也不行,令李江遥再次感到,决战的时机并未成熟。

既然条件没到位,那就不应该急着出手。

在镇疆军高层会议上,李江遥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西防东进、夺占要地、压缩空间、步步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