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各有盘算(2 / 5)

镇疆军 码字的李世卿 1936 字 10个月前

必要遵照抚政监国的规矩办事,请太子过问人事大权,同时,这也是在试探目前李炳与谢光之间的关系。

如果太子批准冯一韦晋升太尉,交出长刀军团的兵权,不仅可以顺利剪除谢光的党羽势力,也能够确定李炳并未成为权臣谢光的傀儡。

相反,倘若东宫已经被谢光所左右,直接驳回了对冯一韦的新任命,那没什么太大关系。到时候,只需要帝君李成武再专门发下一道敕令,同样可以换掉冯一韦。

圣唐的官制体系,可以说非常严格。通常,从五品以上的官员任免,皆是经由尚书省的吏部提议,经门下省、中书省层层审核批复,最后呈送帝君御准,方可生效执行。最终的核准权力,一直牢牢的掌握在帝君手中。

因为现在东宫太子奉旨监国,代行天子令。所以,对于冯一韦的任命,从形式上讲,需要李炳来拍板。

但是,朝廷官员的选任,还有另一个比较罕见的渠道,那就是由帝君直接签发的敕令。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圣唐帝君也可以不经过三省六部的举荐批核,绕开朝廷的人事行政审批体系,直接对官员进行委任,而这种方式,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墨敕斜封”。

只不过,对于那些深受圣教思想影响的官员们来说,他们往往更希望走正正当当的途径,获得朝廷和同僚的认可,以维持自己的官声和清誉,相反不太乐意接受帝君“墨敕斜封”的直接任命。

所谓“正封清正,斜封谄宠”。

但不管是正封还是斜封,不难看出,吏部这次所奏请的任命公文,即便李炳不同意,冯一韦的去留命运也都等于已经决定了。

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谢光与劳剑华经过反复商议,终于想出了一个应对办法:东宫留中不发。

那么何为“留中不发”呢?简单说,就是帝君把大臣的奏章留在宫禁之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如果太子能将冯一韦的事情暂时稳住,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那么帝君李成武出于顾忌朝廷体面的考虑,很可能也不便轻易动用敕令。如此一来,长刀军团的兵权也就可以保住了。

而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太子李炳会如他们所愿的那样,采取“留中不发”的手段吗?

据劳剑华的观察判断,很难。

年轻的太子殿下,表面看似温和柔弱,但实际上,他骨子里有一种很磨人的倔劲儿。有时候,他一旦钻起牛角尖来,那股倔劲儿会表现的非常激进、非常强硬。

上次的“帝都兵变”,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