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川蜀先行,冯天魁表现亮眼(2 / 3)

可有一点,川蜀平定只是表面印象,暗流依然涌动。刘相跟杨三木两人还不对眼呢,支援的力量又能有多少。

巴州的冯天魁接到了杨恺最新命令,命令巴州部队整备,顺势往他老地盘达州方向看一看。

当初被吴秀才逼得暂退,在巴州休养生息两年后,他冯天魁一师早就恢复了元气。

这地盘虽说贫瘠了些,好在没有战乱啊。

在他的驻扎过程中,稳定发育,兵力已达到13万余人。

杨恺对巴州的兴趣不大,关注也不多,军饷按照8千人的规模发放,剩下的让冯师长自己想办法。

再到如今扩编各部,整编各师,这位能力不错的冯师长,还是完成了一个师兵力的整编。且愿意听从大元帅的命令,攻取达州,驱除川蜀军阀。

他本人在巴州、达州两地颇有人心,率先让人在达州发布消息,宣扬如今**有作为。

在杨大帅的领导下,北方各省已是歌舞升平。

固然有夸张的成分,却也有可取之处。x33

单单革除烟土一项,就让川蜀的百姓拥护。

烟土之难,川蜀历来严重。

人手两杆枪,有事没事的先抽一锅子,烟土不除,则川蜀难兴。

地方军阀无作为,还要靠着这玩意换大洋,断然不会要求禁烟。

烟土祸国殃民,不得不除;

军阀混战,则百姓不宁,不得不除;

秉承北平**之责,统管达州之政,为百姓谋青天。

在他一通宣传之下,更将之前川蜀颇有名望的老**推出来造势。

冯天魁是聪明人,大智若愚的类型。

不争不抢,一心想着行正事,走正路。

如今从巴州归来,达州的百姓夹道欢迎,杨三木在这边安排了一个旅的兵力,也顺势选择拥护冯天魁。

消息传来,让驻扎金陵的各部觉得不可思议。

没费一兵一卒,拿下达州。

对川蜀佣兵,代表了杨恺的意愿,摆在刘相、杨三木眼前有两条路,继续支持吴秀才,要么归顺杨恺。

对于川蜀军阀,杨恺还是抱有一些敬意的。

内战内行,外战不怂,川桂兵有股子血性,在民族大义面前不含糊。

正因为这一点,杨恺是不愿意徒增战火,搅乱川蜀平原的。

当初从汉中向南渗透,已经敲开了川蜀门户,若想用兵随时可以投入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