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西北顺畅,杨恺大开拳脚(1 / 3)

就在杨恺插手豫南省军政的时候,

西北地区传来了好消息,孙楚在外蒙掌握了主动权,并整编当地一个骑兵旅,申请配备一个旅的马枪、轻机枪,用于安定地方。

他不可能一直在外蒙地区驻扎,还是要回到绥地。

那边鸟不拉屎,太他**苦了。

另外,绥地局势平定,地方部队初步成型,驻防部队可调回金城。

查哈这边,商珍没啥需要,修缮武城军械所,能够自供弹药。治理地方政务,稳定各势力,落实了土改政策。

并按照杨恺的要求兴办实业,引入银行,收敛地方商户的资金流。

这方面不是按杨恺要求,是按照徐勇倡的操作。

他要为杨恺实现年入6000万大洋的野心,就必须把五省的轻重实业带动起来。

让西北五省焕发出生机,才有机会饲养更多的部队。

今年扩兵的速度很快,西北三位旅长对外的扩张也非常顺利。地方军根本没办法对抗装备精良的西北军,一路平推过去。

贯通了疆省、藏边等地。

至于地广人稀毛都没有的地方,除了不成气候的土匪,基本搞定。x33

是不是真的搞定有待商榷,目前汇报上来的战果都是好消息。

攘外必先安内,内部平定才有精力练兵。

短短半年,杨恺目前算上刚刚招收上来的兵力,已有15万人,算上豫南省的五万人马,相当于20万兵力。

如果算上地方军,各县数百人不等,地方一两千人不等,兵力就直奔三十多万人去了。

当然了,地方部队只能用于维持治安,除非面临战事吃紧,濒临崩溃的时候,才会投入地方军参战。

真到了那时候,也算山重水尽的时候了。

常备兵力15万,足够应付当前的局势,稳步扩编,保证税收跟兵力齐行。

此次扩编的主要兵力在花城这边,两个步兵团,一个重榴弹炮加强团,两个野战炮团。

这就一万多人出去了,另外则是绥地、察哈尔扩编数团,增强北边实力。

金城需要常备一个师的兵力,

武城需要常备一个师的兵力,

天汉府、秦西省自然要常备兵力,

算下来这些人还是比较紧张的。

即便如此,15万人的后勤、供应、管理、军饷等等,就值得地方操心了。

目前杨恺手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