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吴:去督军一职,军政分家(1 / 3)

两人在花城看牡丹的消息迅速扩散开,让本就不乐观的局势更显的紧张。

曹大总统内部派系复杂,主体分为三派,激进类型的吴派,以吴为首,主张武力解决地方军阀问题。

以保守为主的大总统派,好不容易当上了名义上的老大哥,能不动就不动。

还有以地方为主的督军自治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当土皇帝。

吴秀才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必须把督军自治派系解决掉。

不管是保守还是激进,这都是曹大总统内部自己的事情。

可督军自治派,那可真是自成体系,听调不听宣,时不时的还给你阴阳怪气一下。

尤其是刚刚解决川蜀地区,让吴的自信心重新恢复到了往日巅峰。

每每看向西北,就觉得不爽。

杨恺早晚要收拾,当务之急先把内部的督军们捋顺清楚了。

此时他提出来一个很大胆的想法,去督军一职,省内军政两权分家。

原有的督军,要么担任**,继续执行政务。要么担任一省的军马元帅,只管军事调动,不得插手地方。

这种思想很可怕,用于大总统归拢权势。

而他自己也是野心勃勃,想担任全国兵马大元帅,统管各省兵马。

意思是一省督军必须放弃一半的权利,或者是地方政务权利,或者地方军权。这一半的权力自然要汇聚到大总统这边。

对于总统**而言是好事啊,能够收回权限,任命自己人,加强对地方的掌控。

而且第一个目标就放在了豫南省,放在了吴秀才看不上眼的赵惆头上。

不知是不是因为一起花城看花的缘故,还是本身就遭受吴的针对排挤,豫南省内立马掀起了一股去督军的风波。

各行各业组织游行,宣传驱除督军,还政于民的口号,闹得相当激烈。

赵惆心里p,

凭啥自己就成了典型。

绝对是针对,赤裸裸的针对。

如果再不反抗,那他这个督军的位置也坐到头了。

投靠杨恺,或者投靠北边的张大帅,对于他而言,投靠杨恺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仅可以获得军械支撑,西北军的实力也摆在这,足够影响吴秀才。

毕竟武城一战,吴秀才败得彻底。

但事情有时候没有那么简单,我需要你投靠的时候,你表现的扭扭捏捏。

我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