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占而不进,只为蚕食(1 / 3)

吴秀才在进入蜀地吃了瘪,跟冯天魁的66师斗了个难分难解,进攻数日,未得寸功。

川蜀内部一石激起千层浪,

北边、东部被杨恺、吴秀才盯住,还美其名曰入蜀地平定叛贼。

哪有叛贼?

俺们自己人玩的好好的,你们过来捣啥乱。

坚持蜀军自治,不需要大总统、西北巡阅使的特殊照顾。

形成了游行部队,并有部分军阀出兵,协助冯天魁抵抗吴秀才入蜀。

吴秀才想骂街了,

他跟杨恺一起进攻蜀地,为什么北边没啥动静,都过来抵抗他来。

杨三木也着急啊,眼看着大哥不太行,想到了之前的老上司刘相,派人秘密联系刘相。

下野后的刘相每天种种菜,过的还挺舒服。

听到杨三木带了外援过来,那颗不甘心的野心又怦然萌动起来。

当即召集旧部,从内部对联军进行瓦解。

双方内外夹击,大破警卫联军,冯天魁只能带着66师撤退,往川蜀内部靠拢。

思来想去,觉得巴州合适。

巴州只有郑启一个旅五千人的部队,还有一群匪兵,隶属于王三春。x33

这个王三春属于悍匪,据说活吃肉心,相当的狠辣。

这两股部队掌控巴州局势,

如今面临外敌入侵,川蜀人当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冯天魁强势撤退到巴州,联络两位地方军阀,重新组织联军,对抗吴秀才。

这让吴秀才倍感头疼,明明是他跟杨恺约好了一起进攻川蜀。

杨恺早一步占领了利州,他才堪堪占领达州,怎么遭遇到这么大的阻力。

还不是怨他自己,带了两个师的部队。

杨恺只带了四个团,还不足吴军的一半。

况且占领利州之后再无动作,在利州开始整治军务,并未有新一步的前进动作。对川蜀军阀的刺激性不大。

唯一受刺激的是第三军的刘存力,他支援利州的两个团几乎全军覆没。

第三军内部也有不同的想法,有人认为应该归顺杨恺,西北军的实力强,底蕴雄厚。

有部分人认为应该大举进攻,跟杨恺拼个你死我活。

还有人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必须先把杨三木、刘相、熊武等人干掉,再集合兵力对抗杨恺。

反正各抒己见,刘存力自己也没拿个准章程出来。

利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