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炮口所至,无坚不摧(1 / 3)

杨恺的部队终于有了新的动作,以山炮向河对岸佯射。

炮弹落在周围,炸出一个个炮坑。

“瞧瞧,又多了12门山炮,这怎么打?”

卢占魁萌生了退意,此处混不下去,不如跑到别的地方去混一下,天下之大,何处不能为家。

他当初是北边绥省的巨匪,后来被围剿,过不下去了,一路往南,跑到了关内成了气候。

让他跟杨恺血拼?

算了吧,地盘可以再夺,兄弟们没了就真的没了。

卢占魁跟胡景逸、高峻不同,这两人是真的在经营地方,当做自己的大本营在经营。

王珏、樊钟秀两部合在一起,樊钟秀以残部加入到王珏部,他俩是坚持跟杨恺血战到底的。x33

现在只剩下胡景逸、高峻的想法了,是战?还是被杨恺整编?

径河水流湍急,一如众人的心,望着径河对岸装备精良的秦军第一师,总兵力已经到了18万人。

单从兵力而言,双方旗鼓相当了。

可从军械火炮而言,双方不在一个层次。

至于部队内的长短枪,轻重机枪的配比,那更不是一回事了。

杨恺这边,只要部队培养出新的机枪手,立马加配机枪。

机枪数量取决于有多少机枪手,不必担心军备不足的问题。

军装、头盔、弹药、行军帐篷全都配备完全,训练有素,军纪严明,这绝对是正规军打地方小军阀,没有可比性而言。

要不是为了锻炼部队,杨恺早就大举进攻了。

他辛辛苦苦整编出来的军队,要尽可能让每个新兵都有机会参与战斗,又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伤亡。

通过小战斗以及调动,让他们适应战争,从新兵晋升为老兵。

径河与各军阀对峙就是一种锻炼,锻炼部队的紧张感,给他们一股上了战场的感觉。

随时都能打起来,有这根弦压着,加速新兵成长起来。

有的部队,训练半天,可能刚上战场就被打蒙了。光训练不实战,那不是纸上谈兵呢。

做足了训练之后,杨恺开始抽出小股的部队,尝试性的进行渡河进攻。

火炮、机枪掩护,步兵进攻。

径河对面的部队立马展开反击,不可能让大批军队渡过径河,双方在河对岸交火,山炮提供持续性的炮火掩护。

步兵开始在掩护下撤退。

随后换另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