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输,就约等于是赢。(2 / 3)

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又将目光移动到月球表面,那里也和之前没有什么不同。x33

下一秒,剧烈的爆炸直接撕裂了太空舱。在真空环境中,他的年轻生命就这样无声的消逝了。太空舱和人体的碎片漂浮着,另外一边,在月球上隐蔽着的两个戴着氧气面罩的士兵用无线电交流说:

“博士说得对,在月球上发射**时就是很难瞄准,第一发竟然偏离目标那么远。”

“第二发能打中已经很好了,仔细观察,确认没有其他目标之后迅速返回吧。”

————————

仅仅是远远的观察就被攻击,这件事在意料之中,却又是不合情理。因为早在四个月前联盟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在之后米国也两次派遣宇航员上天观察月球,都没有遭遇攻击。

那么这次遭遇攻击,是不是说明帝国已经准备好要登陆地球了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先发制人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同时米国也出现了投降派,他们认为接下来的战争和惨剧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和帝国谈好条件,那么就能够以和平的方式收尾。

他们说:

“把帝国的领土还回去,把抢占的资源还回去,让已经分裂成东西的两个德重新统一起来,作为帝国回到地球的法理。”

就像二十年前一样,他们也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米国为什么要为了大洋彼岸的联盟流血?”

那么,肯尼迪有没有当年那个坐轮椅的硬汉那样的魄力呢?或许有,但并不多。

一方面,米国已经开始在太空武器上投入更多的经费,准备要在太空中先发制人,把战场从地球搬到月球上去。另一方面,米国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本土防卫之上,而延缓了对其他国家的军事援助。

联盟这边,新的国防部也是倾向于先发制人,除了卡图科夫等几个保守派之外,其余人都赞成将经费更多的投入到太空武器之上。

卡图科夫辩解说:

“敌人的进攻能力是有限的,依我看来他们就算拥有极强的科技实力,他们也没有支撑一场全面战争的资源。所以我们只需要被动防御,慢慢的消耗,就能够耗尽他们进攻能力。之后我们从地球反击的道路也会顺畅无比——就像44年的时候一样,在座的各位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应该能理解我想表达的战术思想。”

此时的卡图科夫早就从那种震惊中恢复了过来,他提倡先防御再反击,就像他当年和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