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核战争并不是完全的坏事(1 / 3)

————————

卡图科夫署名的文章是这么说的:

【我们要随时做好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这不是危言耸听。我想我有必要告诉我们内部某些人:西方世界是疯狂的,西方的人也都是疯狂的,他们并没有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逻辑,还想着核武器带来的危害。因此一旦冲突升级,敌人一定是会考虑使用并且宣称必要使用核武器的,事实上他们也的确使用过。

综合考虑之下,我们也必须要做好冲突升级的准备,并同样做好使用核武器的准备。

第一次大战,全世界不过是死了一千万人。第二次大战,全世界不过是死了三千万人。用数学模型分析,可能第三次大战也不会有超过1亿人的死亡。

而且我们对核战争没有经验,最终造成的效果可能也并不会很好。

可是我们必须要有信心,并对最终战争一定会胜利的信念坚定不移。在理想状态下,全世界的一半的人口都将会在核战争中死去;次级理想的状态下,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会在核战争中死去;最理想的状态下,世界三分之二的人都将会在核战争中死去。

同志们,畅想下最理想状态的世界吧:27亿人口在战争结束后只剩下9亿人——牺牲世界18亿人口换来西方国家的灭亡,换来世界的永久和平,这多是一件美事。

同时,当世界只剩下9亿人,那布尔什维克的理想要完全实现也简单得多了,人少必然是好办事。

由此可见,即使冲突升级,这对我们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由此可见,同志们,即使是打核战争,这对我们也并不是一件完全的坏事——这的确是坏事,但同时也是好事。】

如此言论,恐怕世界上最疯狂的战争狂人也说不出口;最残忍冷酷的杀人狂魔,说这话时也要掂量掂量18亿人这个数字的重量。

但这样的言论在联盟最大的报纸上刊登了,是由一个在当初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署名的。

瞬间,就在这个瞬间,军界的好战情绪被点燃了。马林科夫这个倡导双方和平冷静,以谈判解决为题的保持反战立场的人,也无法继续再在联盟一把手的位置上继续赖着了。

文章发布三天后,马林科夫主动辞职,赫鲁晓夫正式成为联盟一把手。

————————

事实上这文章并不是卡图科夫写的,很明显,他只是署名。文章其实是以利亚写的,他有这个能力去讲一个非常骇人听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