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次军费削减和第一次裁军(1 / 3)

————————

短短一年时间,nva便已经初成规模,组建了三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其中大多数士兵是原本在东德的警员改编而来的,一部分是从古拉格释放出来的战俘。而nva的军官几乎全部都是从古拉格里放出来的,从少校到上将应有尽有。

这些曾经在战场上驰骋的老将如今再次成为东德的将军,相比于他们在古拉格的生活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然而nva的最终指挥权还是在联盟手中,也就是说这些曾经在战场上多次打败过朱可夫的将军们现在要听命于朱可夫。

何其的讽刺。

随着nva开始组建,巴协的签订,联盟内部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马林科夫认为,是赫鲁晓夫组建nva的行动让西方警惕,这才促成巴协诞生。

赫鲁晓夫反驳说,就算不组建nva西方也仍然会找理由接纳西德进入北条。与马林科夫的意见相反,正是因为东德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西方才会忌惮联盟一方的实力。

很明显,赫鲁晓夫对西方采取的态度更得军界人心。前面也说过:符合军界利益的就是更为鲜明的外部敌人,还有更加迫近的战争威胁。

但要让整个军界,职务最高的布尔加宁和声望最高的朱可夫都再次公开站在赫鲁晓夫这边,还差那么临门一脚。

卡图科夫问说:

“这临门一脚具体是指什么?”

以利亚回答说:

“第二次军费削减案和接下来的第一次裁军案。马林科夫这个人很有胆识,他在经济政策上要比赫鲁晓夫有头脑。但常年在那个人的威压之下生活,导致马林科夫的眼光总是比其他人狭隘。他只知道经济和军事哪个对联盟整体有利,却不知道哪个对自己更有利。”

“他可能不是那种把个人利益强加在集体之上的人吧。”

“谁知道呢?我也对这个人了解的不多。如果接下来的时间还是按照原本的时间线发展的话,不出3个月,赫鲁晓夫就要真正成为一把手了。”

“那我们需要在这3个月里准备什么?”

现在的卡图科夫相比于以前,已经对升迁有了比较强的积极性,开始主动询问以利亚的下一步计划了。x33

不过以利亚其实在这几个月时间里并没有准备什么,他对卡图科夫说:

“在马林科夫完蛋之前,在华西列夫斯基辞职之前,在华条正式成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