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全民“大吃饱”也即将开始(2 / 3)

接回答说他不想来吧?这也太不讲人情世故了。

卡图科夫看了眼叶卡捷琳娜,其他人的目光也都随着移动到她身上。仅仅是一个眼神,叶卡捷琳娜便明白了卡图科夫的意思,站起来回答说:

“那位东德亲戚确实是生病了,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他对麦穗过敏高烧40°,因此今天才没有出现在各位同志面前。”

“对麦穗过敏?”

赫鲁晓夫哈哈大笑,周围其他人也都跟着一起笑了出来。此时联盟还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交界处,坐在高位上的都还是小时候种过地的。一听说有人对麦穗过敏,那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

娇贵的日耳曼人这个称号,也算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定型了。

之后赫鲁晓夫又给卡图科夫给了一个任务,让他在莫斯科游玩几天之后回去,拜托那位东德亲戚写一份关于农业改革的报告出来,也算是他对布尔什维克事业有了贡献,将来也能给他安排一个编制。

卡图科夫连忙应了下来,即使他觉得以利亚不可能会为联盟的发展贡献力量。

————————

卡图科夫是出生在莫斯科郊外的,但穿越来的这位对莫斯科这座城的记忆始终只有某某办事处,某某委员会之类的建筑物。他当年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增加联盟国防实力上,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如果不是叶卡捷琳娜送上门来,恐怕他连给自己找个老婆都不知道。x33

这次在赫鲁晓夫的帮助下,所有可以参观的地方都对卡图科夫开了绿灯,也安排好了食宿。卡图科夫便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高压之下的旅游活动之中,带着叶卡捷琳娜去补上一个迟到了十几年的蜜月。

住着豪华客房,吃着山珍海味,卡图科夫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叶卡捷琳娜也只是跟着一起享受。

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就是这样的,嘴上说着各种主义,心里全都是生意。骂那些滥用资源的“食肉者”,但当轮到自己拥有特权的时候使用起来却毫不含糊。自诩清高,鄙视所有走后门谋求官职的行为。却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吃肉喝酒,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走后门的行为。

要知道,仅仅是距离卡图科夫本人几十公里的郊区农庄,一户人家八口人共同分食一斤干面包都是常有的事情。

更远地方的乌库兰,当年三百万人“大吃饱”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而征收粮食的队伍却还是在层层加码,明明农庄交了5吨粮食,但偏偏会被统计成3吨,之后又要补交2吨。这一补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