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全盘苏维埃化(1 / 3)

————————

10月,联盟最大的盟友正式宣布建国。身为老大哥的联盟也没闲着,派出多位将军元帅前去捧场。精通汉语的崔可夫便是其中一位,同样精通汉语的卡图科夫也在其内。

以利亚本来也想跟着一起去,但却也只能够在国境之外瞭望。卡图科夫想着用自己的地位为以利亚争“一张火车票”,但却被以利亚拒绝了。

以利亚说:

“如今斯大林同志在各种方面都有些回归到十几年前的那种偏执状态,而且现在也正好是一个敏感时期。有犹太血统的你,这时候还是不要做出格的事情比较好。”

“可这次机会难得啊,错过了这次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去看一眼了。”

“哪怕我永远不回去,也总比牵连你受处分要好得多。”

就这样,卡图科夫只身一人去了北京。以利亚只能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故土”之上眺望故土。

而危机,也就在此时开始了。

联盟内部贝利亚那群人的势力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任卡图科夫藏得再好,编造再完整的履历,都无法骗过他们的眼睛。如今卡图科夫这个集团军司令离开了自己的集团军,就正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警察很快就来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并将以利亚带回了莫斯科。这一切都都是在秘密进行的,卡图科夫直到11月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之后才知道这件事情。x33

结合之后的审讯过程,还有对话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以利亚可以断定这场行动一定是蓄谋已久,而且自己本人不会有什么危险。

那么蓄谋已久的导火索是什么呢?答案就在48年年底卡图科夫做下的两件事。其一,当时以利亚撺掇卡图科夫亲笔写信拒绝参加莫斯科的坦克兵节,只因为卡图科夫的座位被安排在了末尾。其二,就是卡图科夫当年给赫鲁晓夫的“战友电报”。某些人看不惯卡图科夫这个边境集团军司令和赫鲁晓夫眉来眼去,于是抓一个卡图科夫身边可抓可不抓的人来给卡图科夫示威。

事情也果真如以利亚所料想的那样发展了,短短一个月之后,斯大林同志在自己的生日会上当众提到了卡图科夫的这个“东德犹太亲戚”,并“称赞”说:这位亲戚的长相可真是和日耳曼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其用意就在于给卡图科夫一个警示,迫使卡图科夫继续忠诚。

之后斯大林同志也是恩威并施,在生日会之后把卡图科夫的这个亲戚放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