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终局之战(1)(1 / 3)

————————

所谓的钢铁洪流,也不过就是一个坦克海战术——人海战术的翻版,或者称为炮灰战术比较好一些。

这种战术,所需的兵力和技术兵器数量都必须要是敌人的好几倍才能够实施。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会付出数倍于敌军的代价才能完成战略目标。

所以本质上,所谓的钢铁洪流就是用多到敌人无法抵挡的数量去冲垮敌人,不惜一切代价。只要数量优势能够确立,那么敌军单兵作战能力再强,技术兵器再先进也无济于事。

特别是现在45年的德军,军心涣散,精锐尽失,根本无法抵挡红军任何一个全力攻势。

可是当卡图科夫的部队被朱可夫调走一个军和几个旅,又调走一个军和几个旅之后,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已经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突击力量存在,不得不退出进攻序列。

这便导致卡图科夫负责的进攻扇面被科涅夫交给了雷巴尔科。

进攻扇面凭空增加一倍,雷巴尔科也很是无奈。他的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虽说一直都跟在卡图科夫后面打下手,但从桑多米次一路打过来,损失其实也不小。

如今让雷巴尔科的部队独立承担进攻柏林的任务,也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跨过奥德河并对柏林展开的进攻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科涅夫不得不将作战计划加以修改,希望雷巴尔科的部队能够配合友军第52集团军杀一个回马枪,协助卡图科夫撤下去的部队稳固奥德河的几个桥头堡。

红军暂时撤退,德军的反击也接踵而至。2月25日,雷巴尔科手下两个装甲军被包围。幸好卡图科夫被朱可夫拿去支援崔可夫的部队已经归队,这才成功打破德军包围圈。

此时,雷巴尔科手下各个装甲旅平均下来只有十几辆坦克,可谓是损失惨重。

另外一边,朱可夫的部队也止步于奥德河,在河对岸建立了几个桥头堡。

朱可夫和科涅夫对解放柏林这个荣誉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

时间来到了三月,红军白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库兰第一方面军都已经靠近柏林,且都由于损失惨重部队脱节,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

此时,关于究竟应该由谁的部队来解放柏林,就成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或许现代人很难理解这种价值观,毕竟攻入敌军首都结束战争这种事情谁来其实都没有区别,因为受益的是整个国家。

然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