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机场的奇袭行动就此结束(2 / 3)

们才能够安全的从包围圈中离开。”

巴达诺夫这番话引起了指挥员团队的普遍不满,仅仅两三天前,巴达诺夫便连续获得大本营的嘉奖,获得了近卫头衔,获得了苏沃洛夫勋章,这样的快速的晋升和荣誉不是什么能够轻易得到的东西。

而且巴达诺夫他也三番五次的做出过保证,说一定会坚守机场,斯大林同志也对他寄予厚望。

但现在巴达诺夫突然要撤退,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在一众反对声中,巴达诺夫争辩道:

“答应要来的援军已经不会来了!同志们!我们的确有责任要坚守这里,但是我们不能在这里全军覆没!各位也应该都读过卡图科夫将军的著作吧?他的书里不是说过吗:一个有战斗力的部队是不能够轻易陷入包围圈的,我们必须避免任何情况下有经验士兵的损失。”

——说来讽刺,如果巴达诺夫能够早早的听卡图科夫的劝告那现在这种绝境完全就是可以避免的。然而他现在为了劝手下人撤退,却又搬出了卡图科夫的理论。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指挥员们终于半数以上同意撤退。至于留下伤员原地坚守这件事,没有人表示反对。

吸引德军主力的志愿队——敢死队的征召也非常顺利。在整个红色的联盟中,从来不缺乏愿意为了大局而牺牲自己,牺牲一切的人。

————————x33

第二天凌晨三点,志愿队出发了,他们向东奔袭,营造出一种部队要向**围的假象。

与此同时,巴达诺夫亲自带着11辆t-34,30辆卡车和约900名士兵向西北方向突围。

超过1000名伤员则是被留在了机场,其他部分的部队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也有自愿留下来殿后的英雄人物存在,他们一起为主力部队的突围争取了时间。

一开始的突围行动非常的顺利,德军的注意力都被志愿队吸引,逐渐的向东边靠拢。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志愿队的全军覆没,巴达诺夫的突围主力还是被发现了。

千钧一发之际,卡图科夫部署在包围圈外边的新编第一旅发挥了他们一开始计划的作用。加夫里洛夫命令部队接应巴达诺夫撤退,并在付出了两辆t-34坦克的代价之后成功从外面打破了包围圈。

到太阳升起时,巴达诺夫本人离开了包围圈,但战斗还在进行之中。

三天后,德军合拢包围圈,并主动撤离了战线,也放弃了那个巴达诺夫曾经坚守的机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