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朱可夫强硬的坚持(1 / 3)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优秀的指挥不代表有优秀的执行。卡图科夫的战术很先进,但部队的训练度却总是不达标。

当性能优势可以碾压时,第85特种装甲旅可以和德军任何装甲部队五五开。然而第85特种装甲旅却无法和德军精锐抗衡。

特别是无法和那个击毁数已经破百的以利亚?施瓦茨车长相抗衡。

而且如果要说战术素养,米哈伊尔?卡图科夫也不如以利亚?施瓦茨。

10月26日,叶卡捷琳娜转达通讯部的报告说:

“卡图科夫同志,德军停止了对兵工厂区域的炮击,将目标转移到了北部码头的封锁线一带。”

“好,这代表我们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现在德军将重兵都集中在了北部码头区域,兵工厂区域便能支持更久的时间。而且说不定,红军可以利用在地优势重新夺回北部居民区。

红军在城北的战斗已经逐渐的不那么激烈,不管是哪一边,都在这连续的城市战斗中显出了疲态。

城南工业区,连接窝瓦河两岸的大桥还在红军的控制中。就连斯大林格勒市中心那几栋还在坚守的要塞大楼,也过了半天没有枪炮声的日子。

或许现在可以说,德军是强弩之末了。

但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

从下到上,莫斯卡连科,卡图科夫,科兹洛夫,崔可夫,叶廖缅科,罗科索夫斯基,朱可夫,他们都在过去两个月中,先后做出过德军已经无力进攻的判断,并根据这个前提条件做出计划的更改。

然而每一次计划更改后,德军都会重启攻势,或者展现出非凡的防御能力,给予红军部队沉重打击。

所以现在,即使德军在占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九十以上区域后又一次全线停止进攻,但谁也没有提出反攻计划。

除了坐在克宫的斯大林同志。

10月26日和10月27日的战报让斯大林同志心情大好,特别是卡图科夫那样大胆的步兵进攻,坦克协同包围敌军的战术,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没过多久,“根据卡图科夫战例整理新作战理论”的命令下达。在莫斯科的参谋部中,对战术颇有研究的图哈切夫斯基主动请缨,揽下了这个工作,并且在新书稿第一作者的位置,写上了一个大大的【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而第二作者是【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最后才是他自己,【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