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建国前夕,消息传出(1 / 3)

说是三代,其实真正来说是二代,不然的话,为何大家都在戏称是秦二世而亡呢?

只因为第三代秦王,也就是嬴子婴,仅仅只是在位了四十六天,秦国就灭亡了,所以大家才会说是秦二世而亡。

毕竟严格来说的话,秦二世指的是胡亥,而嬴子婴则已经是秦三世了,可就算是加上嬴子婴的这个在位仅仅只有四十六天的秦王。

那也只是传承了三代罢了,这距离秦始皇一开始所想的去传承万万世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的。

而且要知道,秦国为了能够一统六国,可不仅仅是秦始皇在努力,严格来说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几代秦王都在努力着。

从最开始的秦惠文王一直到后面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乃至最后的秦始皇。

一共是经历了六代秦王的努力,才最终是做到了一统六国的壮举,正可谓是奋六世余烈啊。

足足六代秦王的努力,才一统了六国,可惜的是,在一统六国之后,秦国在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

只能说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做到万民归心的这一步,否则的话,要是秦始皇做到了让六国百姓都心之所向秦国的话。

那么就算是秦始皇最后没了,那么秦国也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只传承了三代就没有了,只能说正是应了那句话。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毕竟打天下可以直接采用暴力的手段,但是守天下可就不能采用这样的办法了。

想要真正的守住打下来的地盘,那就得让这些老百姓从心里都佩服乃至信仰秦国的,而不是一味的采用暴力且强制的手段去限制六国百姓。

就像秦国历史上的那些政法,可谓是非常苛刻的,在这样苛刻的政法下面,导致了很多六国百姓都对秦国心生不满。

因此在秦始皇刚死后不久,整个秦国就顿时陷入了一片战乱的场面了,这就是通过强硬的手段去治理国家的下场。

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只能说强硬手段只适合对外扩张的,而不适合去治理国家的。

想要去治理国家的话,就得采用怀柔的方式是最好的,强硬手段的话,很容易会起到反作用的。

当然了,这也只是针对秦始皇来说的,秦始皇是需要六国的原有百姓,所以才会让秦国最后出现了这样的下场。

正可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百姓的存在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的发展。

同样的,如果处理不好国内的这些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