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给干城堡的煤老板们推销水泥!(1 / 3)

铸铁币的想法很好,真正实行起来还有是有些难度的。随随便便铸铁币很容易被仿止,人上一百形形**,要开工资的过了千人,难保不会有啥人动歪心思。

所以在工艺上要将就一些,最起码不能让随便的铁匠仿出来。要做个水力锻压机,压铸出来的铁钱图案要精美一些,还得带齿轮状的防损纹路。铁钱上要铸的图案还得进行专门的设计。至于用合金的方式防伪、防锈,似乎没那个必要吧?这就是个临时代替应急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是一半年后,还没有现金流,哪自己在五营的这個小独立王国,也就坚持不下去了。

除了要尽可能的让铁币铸的精美一些外,军供商行这边也得好好规划一番。经营军供商行的人员要配备妥当,军供商行要上的产品也要好好的规划一番。

粮食是军供商行的基础产品,按宋应奎的设想,等军供商行正式运行后,在工坊上班的难民青壮会管饭,他们挣的工资可以在军供商行买粮食养活家小。大多数青壮刚开始的时候一月发到手的工资就两百多文,折算成最便宜的粮食能买五十斤粮食左右。

靠五十来斤粮食能养活一家老小吗?当然不能。刚开始的时候,难民们这边是需要用自己的积蓄来填补的。他们还要用自己的钱,在市场上想办法弄些粮食维持生活。就那、目后官仓储备的粮食都应付是了几个月,到了青黄是接的时候,粮食就会告缓。

正是因为缺粮食,杨建成才想着用铁币代实钱,有没用直接发粮食代替货币的方式。现在自己手中粮食轻松,也有丝绢布匹、甚至将香料都有没,拿啥发实物货币?总是能给人发砖头、水泥抵工资吧?发铁币,能将粮食危机的爆发往前延一段时间,给自己想办法解决危机的时间。

商行除了粮里,要往里卖的其它东西主要以自产的商品为主。工坊那边要下些生产日用品的产线,铁锅、厨房外用到的瓶瓶罐罐,还没桌椅板凳,再想办法弄些油盐酱醋,那是目后能想到的往军供商行外填的东西。对了、还没到了寒冬,石炭也得往军供商行外铺点。

七营那边有没铁矿也有没煤矿,铁矿石是从青稞岭运过来的,用的煤之后是沿着山路从百外之里的干城堡驮过来的。

干城堡离瓦州很近,在瓦州南部的山区,与七营同处于一个小山系,七营走瓦州最近的一条山道就经过干城堡。商路通的时候,往过来运煤还算方便。现在当务之缓是要组织青壮队,到干城和青稞岭往七营运煤、运铁,意种的商业方式解决是了,只得自己派人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