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再现当年(1 / 3)

“是啊陛下,且不说那不知来源的信,就说如今那邹家一案,贤王在其中到底参没参与,尚且是未知的啊。”

“这位大人说的奇怪,既然那信是假的,难道那人就不会是假的吗?这般信誓旦旦的意欲栽赃贤王,其心为何呢?谁人都知此战之中,贤王战功显赫,你这般说,岂不是卸磨杀驴?意欲陷害陛下于不义之地,其心可诛!”

萧沐熙听着朝中人的争论,不由得心寒,这群人,当时战争的时候,一个个缩着脖子等别人去上前线,如今这战役胜了,反倒是要声讨有战功的人!

当年也许就是如此吧,俞景瀚同他在外竭力作战,那时候,他们尚且年轻,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多少次徘徊在生死的边缘,靠着为国为民的一口年轻意气,抒发着那壮志豪情,生生挺过来了。

谁知道,回京之前,面对的居然是黄泉路的选择

不过,当年,俞景瀚不愿专权,一心只听从皇上,手里的权利虽大,不过没有在朝中形成专权,当人不在京中,皇后不接应就罢了,还利用俞景瀚的权利推了一把,加上长孙一家的‘大义灭亲’,才导致了那结果!x33

如今,他们不再是当年的他们,京中,有他,有王妃,战场,王爷经验丰富,各个大将皆是当年能人,这众多的人,定不会让当年之景重现

他和王妃一起谋划了这么久,三王爷和五王爷的形象在皇上心中已经变了,春花利用钦天监经由宣国皇室为例子,给皇帝心中种下了猜忌的种子,不会这般放任兄弟之间的刻意抹黑,更是对言大人和齐大人起了心思。

而二王爷和四王爷近来被事情勾住,怕是不敢来见皇上的,更不会在这些事上掺和过多。

所以,他只需要把握好朝中的风向,静待俞景瀚回京即可,这般想着,上前一步,

“陛下,臣也认为应该召回贤王,贤王身受重伤,早就应该回京疗养。另,臣私以为同宣国商谈判议和的事,应从朝中选人前去谈判。”

庄老首辅见状,也跟上前去,大方的表明自己的立场,

“陛下明鉴,老臣也认为另派人去商讨为宜,不过陛下的旨意是为了让贤王回京静养以彰显陛下的慈父之心。同时,让战场上受伤的士兵一同撤离战场,兵部出人救助,论功行赏,此番亦可彰显出陛下的爱民之心。

既同百姓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发扬我大卫的国威,还可让百姓知晓,陛下乃饱而知人之饥,温而之人之寒,逸而之人之劳的明君啊。

陛下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