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道德底线(1 / 3)

把城里人贬为奴隶也是打一批拉拢一批。

只不过前来探查情况的黑旗之人看着起义军中诸多灾荒饥民,心头满是遗憾。

本想着全是奴才的。

结果只有不到万人,里头还不少老弱病残。

虽然这个冬日往黑旗涌的人很多。

但聘请长工终究不如奴工好使唤。

能节约的成本必须节约。

**内部的大灾对当地底层人口造成的影响算是被起义军给全盘接收了,不大的地方都知道只要向北逃荒跟着起义军就有活路,使得地方上为了北上求活,各种小规模动乱不断。

而这些北上的灾民也确确实实的活了下来。

朱由检得知起义军如今的规模之后,也不得不提前规划这些人口将来的聚居地。

毕竟他们的抵达将会使得**人将会超越汉人,在短期内成为黑旗内部人口最多的族类,且一次十万人的规模,也将是黑旗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移民队伍。

即便是南边正在路上的汉人,在单次规模上也比不得这**起义军。

之前说了大明也有灾。

但由于国土面积大,加上地主老爷们在此时也一个劲儿收纳奴仆长工,兼并土地,隆武朝廷也在努力运转自己臃肿的朝政想要对地方进行赈济,所以灾民想要汇聚并形成规模相对较难。

即便如此,这个秋冬大明境内还是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几股反贼,以及数不清的流离失所的灾民。

也好在有大顺大西在前头,地方上对反贼的反应很是迅速,没能让反贼成了气候。

而流民嘛。

在乎他们的人不多。

朱由检算一個。

“上船了上船了!要上船走关东的赶紧了!!”

管事的一声吆喝,早已守候在河滩边的临时码头周边的大批灾民便骚动起来。

灾民很多,将这临清城郊的简易码头里里外外给围了个严严实实,乱七八糟的窝棚绵延快一里地,骚动起来纷乱嘈杂,混乱不堪。

稍微风,脏臭污浊的味道就顺风而来,差点把船上的人熏的两眼一黑。

“老爷赏点吧!”

“老爷今儿还施粥吗?”

而骚动归骚动,运货的大船放下板桥,大群灾民围拢过来往船上挤,但更多的人还是在外围哀鸣乞讨着,挤归挤,但并未挤的太厉害。

上船的绝大多是青年男性,带着家伙,成团,戒心满满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