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活人无数(1 / 3)

“**王的甲胄棉衣才送到,他正好就造反,还截留了运往江界,昌城两地的武备,辽东还给他供应粮草,这造反真是,少有这么轻松的。”

说是丁有布好命,其实朱由检是看着其麾下聚拢了数万饥民了。

看这趋势,要不了多久就奔着十万走了。

这一趟下来,整个**留存于腐朽奴隶制下的一些个隐户,没有人权所以没有被登记在册的人口可能全被薅出来了,而他们一旦填入黑旗,明年生产所缺失的劳动力又有着落了。

虽然这点也还是不够。

但总归能填上一些窟窿。

辽东人口还是太少了。

只能看在汉地吸引收纳移民有没有着落了。

今年粮食产量巨大,努力塑造一个鱼米之乡黄金之地的名头,对于南方汉地的底层汉民和一些灾荒地区的难民饥民应该很有吸引力。

路上再抛出点粮食吊住这些百姓一条命,帮助他们闯关东,这又能填一部分窟窿。

“既然高杰放开了对漕运河流的控制,那就开始吧,商贸之余,也多多将愿意前往辽东的百姓直接转运到京师来,然后让我儿媺娖拆迁通州,锦州两地黑蓝旗护送这些百姓往沈阳再行分配。”

大明如今的形势很不乐观。

隆武新军北上之后就成边军了,由于西边老张的威胁,隆武朝廷暂时不敢在北方打什么硬仗。

八旗撤离京师后,黑旗就接管了对天津的防线,黑旗火器营与隆武新军在战壕前互相干瞅着。

黑旗这边上头不让随便开枪,隆武新军之前还对着黑旗和八旗放两枪,后头朝廷专注于大西了,就也不让随便放枪了。

不是这個,黑旗与大明的生意也做不起来,不然运河上哪还能行船啊。

甚至为了表达和平的意图,也是发现从海上并没有办法封锁住黑旗的隆武皇帝朱聿键,把大明与黑旗的海贸都放开了些,禁令虽在,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自家的白糖生意和什么茶酒丝绸卖往辽东和关外草原,也是一大笔钱,利益链牵扯甚多。

这也是朱聿键实在缺钱了。

北伐失利,定王失踪,**儿子在这个秋冬造了灾,大明内部也有不少地方遭了灾,税还收不全,一个个知道朱聿键这个皇帝垄断了白糖贸易,就想着让他找补一点。

国内一大堆人还觊觎着他的生意,糖厂的份额不经意间就被分去了一些。

海面上被大明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