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走一步看十步(1 / 3)

有了技术支持的农业进展迅猛,等来年更多的农场开始运作,必然会使得辽东成为产粮大户。

大到单纯的往关内运,往**运,往草原运都难以消化的程度。

只有船运能让辽东内部的产出惠及四海。

同时也只有船运,才能让朱由检接下来年的大方向规划成功施行。

而本来难以起步的造船业在黑旗内部工业基础搭建起这么一个底子后,也就和驴动力机床一样,一些略有些邪门但又确实可行的法子就可以试一试了。

这年头造船业的门槛挺高的。

其中最高的门槛不是资本银子有多少,而是造船的主料,用来作为船只龙骨主干的木料。

这玩意儿的大小和其本身的状态决定了船只的整体状态。

其他木料倒是不用太过讲究,舍得多用点铁皮注点铅,船板怎么也不会散架,还能增强下船体的强度,可若是主龙骨出了问题,脆了软了歪了,那这艘船可就完蛋了。

船越大,船底的主龙骨与次龙骨就越得仔细着。

辽东这边吧,木材是管够的,但合格且在良好环境下阴干的老木材,那是屈指可数,只能捡本就不怎么重视水师的八旗漏下的。

做点渔船,小快船什么的还行吗,想要做鸟船乃至宝船,那根本没可能。

而当朱由检得知沈阳方面的炼钢厂已经有了产出后,就立刻让自南京宝船厂过来技术扶贫的老师傅试着用钢铁来塑造龙骨,以此建造宝船。

老师傅当时得了命令,整个人一愣一愣的。

七十米大船的龙骨用钢铁塑造,先不说能不能做成,就是这成本那也是想都不敢想。

“胡闹嘛这不是!”

本以为又是上头不知事的贵人吓出点子,正想着如何应付,却见各种新鲜的玩意儿出现在了盖州黑旗船厂作塘内,听候他的调用。x33

畜力起重机,充足的钢铁供应,银子也管够,还有工部的铁匠,铸炮匠,大批牲畜,诸多匠奴,奴工协同配合。

朱由检的态度不容拒绝。

老匠人也不得不试一试。

先是从模具开始,看着钢铁的强度和重量削减个头儿,使其在重量上不要超出木料船底龙骨太多。

这一折腾,就是两個多月。

本来是一名顶尖木匠,船匠的老师傅如今又多了一门手艺,锻钢炼钢。

而两个月下来,各种模具换了又换了,铸铁龙骨所在的场地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