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称王建制(1 / 4)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1578 字 10个月前

七月初十,西江大战进入了尾声,奕山等满清高层率领残余的四千多名八旗军以及两千多名绿营,一路往北面逃走,将战场上的绿营算是彻底卖给了复汉军,还连带着祥林所指挥的北路绿营军。

赵源并没有急于展开追击,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消化战果上,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彻底平定了西岸的所有清军,其中俘虏更是超过了万余人,紧接着便挥军动向,包围了祥林所在的绿营,在经过了半天的战斗后,终于降服了北路的绿营。

七月十二,西江战场和佛山镇战场都打扫完毕,而根据参谋司的统计,复汉军于此战以伤亡二千七百六十余人的代价,消灭清军八旗三千人,绿营两万五千人,更是俘虏了足足三万多名绿营兵,几乎一战彻底消灭了广东全省清军,缴获的军需物资更是不计可数。

当然,在取得了大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侍从室和参谋司以及军情司都各自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针对复汉军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有三点。

首先,还是之前的老问题,复汉军的崛起速度太快,导致兵力始终跟不上,目前看似手上有数万军队,但是真正挑大梁的始终是两万复汉军,而这一兵力在应对大战时多少有些捉襟见肘,如果将来同时多面战场开花,就会面临更多的协调问题。

其次,那就是骑兵的问题。尽管此战中的清军骑兵没有对复汉军造成致命的威胁,但主要原因还是清军骑兵数量不多,但是将来需要迎战的陕甘绿营以及满蒙马队,骑兵数量至少以万计算,到时候想要占据战争的主动权,就必须提前做好训练骑兵的准备。

最后,复汉军不同批次入伍的军队,由于训练节奏不同,导致对战术的熟悉也大不相同,其中入伍时间最早的那一批老复汉军,几乎是各营的脊梁,撑起了复汉军的骨架,至于后续的复汉军,还需要进一步完成训练。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赵源看完了三条建议后,也陷入了沉思中,他知道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才能补上的短板,无论是新征军还是训练,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事情。

此外,有一点倒是让赵源颇为欣慰,那就是单独划分出来的军情司在战争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所探到的情报使得复汉军在判断清军动向时精准度极高,也就每每都能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有了这一次的甜头,赵源便决定给与军情司更多的支持,让他们尽快将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