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汉唐盛世(1 / 3)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1163 字 10个月前

湘阴柳庄,阴雨绵绵。

首发&:塔>-读小说

一辆马车驶过泥泞的小路,停在了庄前,一名长相些许丑陋的中年人从马车上走了下来,朝着庄子里走去,他正是此次奉命南下广州的钦差副使曾国藩。

曾国藩在接到了道光皇帝的旨意后,并没有跟文庆一同南下,而是先回了一趟湖南长沙,主要是为了来见一见同乡好友左宗棠。

见到曾国藩来访,左宗棠倒也颇为高兴,二人围炉品茗,谈论天下大事。

与已经官居高位的曾国藩不同,左宗棠虽然少有才华,名动三湘,但是他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是经世致用之学,曾经还拜了长沙著名的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为老师,受到了贺长龄的欣赏,但是他在科场上却屡屡受挫,三次会试皆不及第,以致于迟迟没有就仕。

即便如此,左宗棠却并不气馁,反而一直在家潜心就学,磨练本领,甚至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名,唤作‘今亮’,意思就是当今之诸葛亮。

曾国藩对左宗棠极为看重,他希望能将左宗棠推荐给文庆充为幕友,便将此次广东之变尽数讲给了左宗棠听。

听完了曾国藩所言后,左宗棠却是不慌不忙,取出了一叠报纸递给了曾国藩,并介绍道“这是我托人从广州带回来的报纸,你不妨看看。”

曾国藩之前去广州倒也见过报纸,并不觉得新奇,当下捧来读过,顿时大为惊讶,里面所述的天演论别具一格,倒有开创一派之风,道:“这位‘求是’倒是大才,你可知道是何人?”

“正是你方才所说的逆贼之首赵源。”

左宗棠很显然早已经有过研究,笑道:“我观其文字,实在不像一个年轻人所写,思虑之深远绝非寻常,若是读懂了这些文字,也就读懂了当今粤省所爆发的一场变乱。”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曾国藩略微有些沉默,他跟赵源打过交道,也知道对方的确是少年天才,但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像这样的文字是他所写,不过这件事倒也不算重要,他摇了摇头,道:“季高兄,此人虽有韬略,但是用来为非作歹,叛乱朝廷,便留不得。”

左宗棠却跟曾国藩不同,他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科举带来的创伤——他空负一身所学,却因为区区的一片八股文章被拦在了大清官场之外,更无机会进入中枢,这一点使得他尤为痛苦,更让他产生了跟赵源惺惺相惜之情。

在左宗棠看来,能写出如此一篇文字的赵源,同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