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密谋政变(1 / 4)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1579 字 10个月前

当然,在这个时代,婚姻大事只有一家之主才能做主。

在赵源婚姻这件事上,他自己说了也不算,还得是老爹赵诚才说了算。

当然,赵源目前也拥有了足够的影响力,也能说服赵诚接受跟潘家的联营,因为这是合则两利的好事——从赵源决心造反开始,他就注定只能跟地方实力派去联营,只有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而在目前的广州,抛开官场上的人不说,已经没有哪家比潘家更加财大势大了。

赵诚也是极为果断的性子,当即就拍了板,请中间人代为上门说亲——当然此时由于时机还不太合适,再加上赵源身上事情太多,两家人也只是约定了一个良辰吉日订婚,至于真正的完婚时间还会往后推迟。

赵源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这一世的生理年龄才不过十七八岁,若是这么早就步入婚姻殿堂,似乎还太早些。

处于某种考虑,赵潘两家都对此次联姻进行了保密,没有对外人透露,否则这事肯定会闹得满城风雨,而眼下一切都低调进行,也少了许多忌惮。x33

当时间来到五月下旬,赵源已经开始吩咐人力公司在广东诸府打出了下南洋务工的招牌,光明正大地招募各地的青壮前往婆罗洲。

赵源之所以这么嚣张,也是因为眼下这件事并不招忌讳,官府并不会阻拦。

原因很简单,广东百姓两千多万人,可广东耕地面积少,早已经是地少人多,人满为患,其中光是无地人口至少就有几百万,如果强行将这些人留在本土,那等于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大隐患,到时候一旦爆发下来,倒霉的还是官府。

除此之外,下南洋这件事从明末就已经开始了,毕竟此阶段的南洋与中国地域相近、文化相似、习俗相通,再加上大量的同乡已经前往打好了基础,使得这些移民并不会担忧无法生活,因此在赵源打出了免费坐船的旗号后,一下子就有好几万人蜂拥而来。

等赵源看到广州街头的这一幕时,他忽然间就明白为何清末有大量蛇头将百姓们拐卖到国外去,甚至还诞生了一个卖猪仔的词汇,并不是百姓们舍得抛开家园远渡生死不明的海外,实在是因为在家乡已经活不下去了。

华人为了一个活下去的机会,抛开了做人的尊严,甚至像囚犯一样被互相串联绑在一起,像牲口一样被波光衣服打上印记,再被武装赶到潮湿阴暗闷热的底舱——光是死在路上的华人,就不知道有多少,那些只能装载三百个人的船舱里,常常挤满了上千个华人,堪称是“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