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造炮约定(1 / 4)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1562 字 10个月前

赖恩爵,出身将门世家,祖父赖世超官至二品都尉,其父赖英扬任浙江淀海总兵,叔父赖信扬任福建厦门水师提督,就连弟弟赖恩禄也官至福建镇镇台,被誉为‘三代五将’,而赖恩爵正是在**战争中屡立战功,于道光二十三年升任广东全省水师军务提督。

正因为如此,赖恩爵在广东绿营里的威望极高,只需一句话,就不得不让左翼镇总兵徐望小心应对。

不一会功夫,点兵过程宣告结束,实际人数与册上人数并无差错,徐望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就怕连面子上的人数都对不拢,那到时候这个赖黑子就有理由发火了。

想到这里,徐望也在心中暗暗点头,看来这个赵诚果真是一把做事的好手啊!

原来,在赵诚还没有上任副将之前,左翼镇跟其他的绿营军镇一样随大流吃空饷,但是这并不能怪罪到某一个人的身上,因为绿营内吃空饷已经成为了人人皆知的潜规则,无论是谁来绿营为将,都只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因很简单,从大清开国之初,绿营兵的粮饷一直都十分微薄,各镇马兵每月给饷银1两5钱,步兵1两,后来进一步细化,也就是各镇马兵每月饷银2两,步兵1两5钱,守兵1两,另外马兵、步兵、守兵每月给米3斗。

没错,就这个标准大清愣是坚持了二百年,压根就没给绿营兵涨过一毛钱的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普通的绿营守兵需要用每个月1两银子去养活一家人,不要说吃饱饭,喝西北风都得省着点,然而即便如此,朝廷还有“朋扣”、“公费”、“差费”等项目,需要从兵丁的饷银里面再扣一部分。

而发展到了后期,那些绿营将弁们也就不再顾忌吃香,直接开始虚报兵数冒领空饷,甚至到了康熙年间就已经变得非常严重,左都御史赵申乔还专门上了一封奏疏,声称‘将领们多吃空饷,以致于出现了‘册上有兵,伍内无兵,纸上有饷,军内无饷’的情况。’

可能有人会认为,那士兵们的饷银不够花,那将领们的收入总算够了吧。

很意外的是,绿营高级将官的俸银也少得可怜,就比如位居从一品的各省提督们,可谓权势滔天,而他的收入也显得有些凄惨,一年合法收入只有八十两的俸银,一百四十四两薪银子,再加上各类蔬菜烛炭银和心红纸张银,整个加一块也就六百两银子。

至于像徐望这样的总兵,收入还要再减一点,也就差不多五百两。而像赵诚这样的从二品副将,一般则是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