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勾结洋人(1 / 3)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1176 字 10个月前

勾结洋人,跟洋人做贸易,在这个年代听上去多少有些大逆不道的样子。

但是对于广州人而言,这一件事其实极为稀松平常,因为广州一直以来都有对外贸易的传统,大名鼎鼎的广州清代十三行正是在这个时代达到巅峰。

自唐代以来,广州便成为了华夏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而到了清代以后,因为对外贸易的需求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对外贸易仅仅局限在广州一口,广州的行商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依靠**给予的特权,从而垄断了整个大清的对外贸易,也就形成了一个‘公行’贸易制度。

这里面的十三行,并不是指固定的十三家,而是指行规十三条。后来因为牙行的大力发展,出现了十三家具有代表性的牙行首领,其中便包括伍秉鉴的怡和行,潘绍光的同孚行等等,于是将这个十三行的名声彻底奠定了下来。

对于广东人而言,他们都是亲眼看着十三行的巅峰发家史长大的,对于这一点自然不会有抵触心理,即便是赵家平日里也都会参与到对外贸易当中去。x33

不过,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江宁条约》的签订,清廷在西方侵略者的要求下,不得已开放五口通商,已经废除了十三行独揽华夏对外贸易的特权,也使得像原先赵家这种地头蛇也有了出头的机会。

赵志最近两年便一直从事对外贸易,他也认识了不少外国人,这才有了带亨得勒大夫回来给赵源治病的机会。

对于赵源所说,他表示认可,但是却不明白跟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

赵源轻声道:“二叔,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这个丽如银行,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

没等赵志开口,一旁的赵楷抢先开口道:“不就是票号吗?”

“是,听上去跟票号很像,但其实有着天壤之别。”

赵源搬弄着前世的知识体系,向赵家三兄弟介绍着二者的不同。

首先,要明白票号和银行的区别,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票号。

可以说,票号是一种极具华夏特色的金融机构,它的出现如同一颗绚烂的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旋起旋灭,在后来被银行彻底取代。

所谓的票号,又被称作为‘汇票庄’,是一种旧式信用机构,早年间都是山西晋商开设,因此通常又被称为‘山西票号’,但是后来这种模式开始慢慢扩张到了其他省份。

票号的前身主要是钱庄和账局,它的出现也是因为晚清大宗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于远距离运输货物和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