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无头案的真相(四)(1 / 4)

且说新郎官大清早的带着迎新队友接回了新娘子,来来回回这么一趟,这时刚好夕阳西下,也就是黄昏时分,古人认为这个时间点正是白天于黑夜交替的时刻,其也谓阴阳交合之时,乃是拜堂的最佳时辰,古代婚礼中所谓的“晨迎昏行”正是这般。

新娘子跨了火盆,由管事的将二位新人引进堂屋,堂屋门前贴有对联一副,上联“欣瞻佳偶笑芙蓉”,下联“喜祝良缘飞鸾凤”,横批“琴瑟和鸣”;进了堂门,再看堂内:花堂张灯结彩、烛光通明;桌椅板凳置两旁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铺红布,椅后贴“囍”字,地上红地毯,窗边有红花;堂屋正中高悬一盏方形彩灯,其四面分别绘上“龙凤呈祥”、“鸾凤和鸣”、“福禄鸳鸯”、“观音送子”等吉祥图案;再往前,香火正堂下方设一红木香案,香案高五尺,长八丈,同样铺红布,瓜果点心各一碟摆放其上,正中有香炉,炉内插高香三柱,香炉两旁龙凤烛各燃一支,香案后方有“金墙”,上贴“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香案左右两端各放一把花梨太师椅,椅上铺红垫,椅后落红枕,香案前铺两团拜垫,左垫绘龙图,右垫绣凤案。……前前后后说了那么多,成亲拜堂的花堂无非就是这么布置。

但见二位新人左右站于正堂门前,夫家二老分别坐于太师椅上,亲朋宾客们落坐花堂两侧。拜堂之始,炮声鸣,乐声起,毕此,礼生诵辞:“香烟渺渺,烛火辉煌,新郎新娘齐等花堂。”新人就位,礼生诵辞:“一拜天地”,新郎新娘对着堂外叩拜;礼生诵辞:“二拜高堂”,新郎新娘回身叩拜二老;礼生诵辞:“夫妻对拜”,新郎新娘相互鞠躬叩拜。三拜毕,礼则成,礼生诵辞:“送入洞房。”

丫鬟上前正要将新娘子扶进同房之际,打门外传来一道声音。x33

“哟!我女儿拜堂大喜的日子,我这当**现在才来,真是不好意思。”

在场宾朋们闻声回头,来人敢情还认识,一个个的看着此人心里是五味杂陈、七上八下的,不听说她跟人跑了吗,怎么还有脸来。

且说新娘子英子也看见了,当看清来人后,差么点是当场吓死。

要问来人是谁,正是五年前被英子推下井并用石头砸死的那位寡妇。

英子可记得,当初寡妇死得不能再死,当下这般,这不是活见鬼了吗。

但见寡妇还是五年前那身打扮,径直朝花堂走来,这个点已接近傍晚,屋内灯火虽通明,但在场的人们也没注意寡妇的走姿,旁人没注意,英子却看得一清二楚,寡妇整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