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皮箱子里的“妖怪”(一)(1 / 3)

话说那时都已是解放后了,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都差不多通了火车,不过却是那种老式的烧煤蒸汽式火车。

在现在看来,老式火车又破又慢,噪音还大,到站时更是几股浓烟呼啸而出,可在当时社会,这绝对称得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老式火车的出现,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也意味着新中国的诞生。

青平县至解放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那是空前的繁荣,来往的人多了,自然也设有火车站,设在北城处,叫“北站”。

解放前想要去往市里,有钱的大户人家还好,家里有私家车,顺着官道开上两个时辰就到了,平头老百姓想要去市里办点事儿,要么就是赶马车,要么就是坐十一路公交车,您问我啥是十一路公交车?就是双脚呗!途中跋山涉水,快一点大半天,慢一点一整天,到市里把鞋脱开一看,好嘛,脚皮子磨掉好几层,所以早些年想去市里,那是相当的耗时且费力。x33

自新中国成立后,北城上建了火车站,去往市里倒也方便,从青平县坐火车到市里,票价两毛钱,两个多来时辰就到了。

解放后县内挖水库,挖出来一口天然大温泉,又经过开发,吸引来了许多的游客。

当时挖水库的时候有多少人?怎么发现是口温泉的?挖造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怪事儿?这口温泉究竟有多大?后文书中还大有文章,先按下不提,且说回当时。

自打县里挖出来一口温泉,人们不惜千里迢迢的坐火车来到青平县泡温泉,也叫“泡汤”。

那年头很少有人知道温泉是个嘛玩意儿,而青平县开发的温泉其周围像一口大锅,泉水在锅中呈乳白色,像汤一般,所以来泡温泉都说是“泡汤”。

泡温泉有驱湿驱寒、消除疲乏、活络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等奇效,比泡大众澡堂子舒服多了,来泡过的人回去都说好,甚至还有记者专门来报道过,又登上了报刊,想不出名都难。

也正是这口温泉,给青平县带来了不少的经济发展,每天都有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而这些个游客,大多数为外地来的有钱人,没钱瞎跑个啥,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那时火车数量还不是很多,通往青平县的火车就一辆,而且还是夜间到站,虽说是这种条件,但是来“泡汤”的外地人依旧多得数不胜数。

外地人来当地需要住店,这点毋庸置疑,火车站旁边全是一排排的旅店,这些个旅店住着都是有钱的外地人,这块地儿有钱人多了,就容易招贼惦记,那时虽说已是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