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6章 赶会(1 / 4)

我的1992 三次元不行吗 1347 字 10个月前

8月28号,梅城县迎来一年一次的庙会。

庙会以县**所在的十字路口为中心,沿着两条街道朝四面八方铺展开来。

吃过早饭,通往县城的土路上已经出现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携家带口,穿上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裳,脸上洋溢着节日里特有的喜气洋洋的笑容,进城去。

特立独行的年轻人们不肯跟家里老小一起赶路,他们成群,骑着花里胡哨的自行车,互相呼唤打闹着呼啸而过。

路上行驶着的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几乎都坐满了人:最普通的是自行车,大梁、后座载着一家老小;稍微豪华一些的三轮车的两边,坐满大人小孩;地排车、驴车上一般集合了一两家人;拖拉机的车斗子里挤满了沿途捎上的村民。

孙建国骑的摩托也没少拉,后座上挤着四妮儿、建学、翠翠仨人,在后世属于严重超载,这时候却没人管。

孙建国知道,这算个屁,比起一辆摩托拉一个班、甚至一个排的印度阿三哥来,他才带仨人,差远了!

更多的是步辇的行人。挑担子的、挎篮子的、幺牲口的,还有空手的。

进了县城,逐渐热闹起来。路两边的小摊一个挨着一个。有卖吃喝的:羊肉汤、炸油馍、米线面条、炒凉粉、各色糕点果子、冷饮;有卖各种杂货的:玩具、针头线脑、花鸟鱼虫、衣服鞋帽、书籍磁带、农具农药、桌椅板凳;还有各种街头娱乐、服务:套圈、打气球、耍猴、武大刀、剃头刮脸、按摩推拿、看相算命等等。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大型商超和游乐园,平时很难见到这么全乎的商品跟服务。

越往里去越难走,县**附近的戏台那儿,几乎寸步难行。

孙建国锁好车,把四妮儿架在脖子上,领着建学跟翠翠逛庙会。

这么热的天,孙建国手指头都懒得动弹,更别说大老远的跑县城来赶会了,带四妮儿来赶会,也是逼不得已。

小丫头这两天从大人嘴里零零碎碎听到二哥要“坐火车”、“上学”之类的话,有看到屋里放着打包好的包裹,隐隐约约察觉到最疼她的哥哥要出远门了!

当她听说江城比县城还远时,在家大闹一场,撒泼打滚,哭得嗓子都哑了。

孙建国哄了好半天,许诺她一大堆好吃的好玩的,带她赶会,才把她哄好。

四妮儿骑在孙建国脖子上。小丫头挺聪明,两手薅着他的头发,既稳住身体,又掌握方向。想上左边买糖葫芦就左手使劲薅,想往